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贴近监管对象 银监会拟对交行属地联动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2日 01:4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夏晨

  9月1日,知情人士透露,银监会计划在上海银监局新设一个监管处,主要承担对交通银行(601328.SH,3328.HK)的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职责,由此意味着银监会将对交行实施属地监管。

  一位接近银监会的知情人士称,此举在于使监管部门更加“贴近”监管对象;但将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事权下放,并不是一个新做法。

  2005年,银监会开始对深发展(000001.SH)进行属地联动监管试点。一位银行监管专家称,所谓属地联动监管,即当地银监局承担日常监管职责,银监会则加强联络指导,发挥联动职能,推进贴身监管、跟踪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有效性。

  截至2007年底,除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光大银行之外,已经有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属地联动监管。

  部分事权早已下放

  “跟上海(银监)局之间,如何进行监管机构调整,开展部门合作,优化监管流程,以更有利于对交行的监管,现在还处于酝酿阶段,没有出台正式的意见。”9月1日,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但“无论是在上海,还在北京,(监管)都是一体化的。”

  与工、农、中、建四家大行不同,交行总部位于上海,而银监会远在千里之外。“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如机构概览、风险分析等,这些方面的监管职责也是很重要的。”9月1日,一位上海银监局官员称。

  银监会系统官员表示,交行跻身大行之列,约有一年多时间;其监管主体已由银监会监管二部调整为监管一部,地方银监局也相应的将监管职责由股份制处划到大型银行处或类似的监管处室。

  目前,上海银监局大型银行处涉及交行的监管,主要是针对其上海分行。而涉及到市场准入等法人类事项,“均由交行总行直接面对银监会,同时抄送上海银监局。”上海银监局一位内部人士称。

  实际上,银监会早已将一些现场检查的职责下放至上海银监局,如目前针对交行总部的现场检查,由上海银监局承担;在此基础上,一些针对交行全行的专项检查,也是由上海银监局牵头协调,最终的专项检查报告也是由上海银监局来汇总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银监会今后对交行实施属地监管,则与目前股份制银行的监管方法基本一致。那么,交行国有大行的身份地位是否受到影响?

  对此,多位银行监管官员均表示,这是两个概念,监管事权的下放仅仅是监管方式、流程的调整,与交行的大型银行身份无关。

  此外,针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银监会一部各设有相应的监管处室。但由于前述监管机构调整尚在酝酿之中,所以,一部“交行处”的去留问题也没有最终答案。

  解构属地联动监管

  一位银行监管人士称,在银监会成立之后,就开始探索属地监管模式。

  前述监管专家称,属地联动监管的主要内容,一是事权的划分,二是过程与程序。

  银监会网站显示,国有大型银行监管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包括大型银行境内分支机构设立,调整业务范围、增加业务品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8项内容。

  上述行政许可事项的主要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正是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下称“2号令”)。

  首先,属地联动监管在事权的划分方面,法人类事务,以银监会监管为主,包括机构、高管、主要业务和新业务准入,以及中长期监管规划制定等。如目前,银监会一部设有准入处,受理、审查并决定五大行的市场准入申请事项。

  如“2号令”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行筹建申请由其总行向拟设地银监局提交,由银监局受理并初步审查,银监会审查并决定。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申请发行银行卡,则由银监会受理、审查并决定。

  在法人类事务之外,日常类监管事务以属地银监局为主,包括现场检查、非现场跟踪、督促整改、监管报告起草等。而这正是日后上海银监局新设监管处或将承担的主要职责。

  其次,在过程与程序方面,目前,股份制银行监管的基本做法是,法人类事务要通过属地银监局转报,此举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监管的系统联接性,由银监局初审并转报,使得准入更加审慎;属地银监局的监管和检查情况,同时要向银监会相关部门报告

    相关报道:

    银监会推动商业银行属地联动监管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