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销基金渠道遭彻查 暗访银行探究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3日 01:3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自证监会发文要求包括对商业银行在内的基金销售渠道进行彻查以来已经将近一月,自4月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全国检查以来,各家银行却作为基金的主要代销机构迎来了另一次整肃。

  曾经,商业银行凭借其令人艳羡的“客户基础”在基金代销渠道中尽领风骚,而此次对于所有商业银行基金销售检查工作对银行的影响究竟如何呢?

  销售行为喜忧参半

  “现在2500点不到,你现在入市的话相较于之前6000点入市的投资者来说已经风险很低了,就比如她们的成本价是1块,而现在你只需要花6毛就可以买到,等她们追平成本的时候你已经赚了30%甚至更多。”听说记者需要买基金,光大银行上海某支行的大堂经理显得“语重心长”。同时,她还推荐记者5只偏股型基金,认为年轻人抵御风险的能力强。

  浦发银行的理财经理先是给记者拿来了几份据说是“内部资料”的文件向记者推荐:“基金现在入市我认为风险已经很低,而如果你做基金定投成本也就更低了,即使亏也亏不了多少。”对于每月几百元的定投,该理财经理对其中的损益似乎显得很是不屑。

  随后,在招行的某支行,记者由于咨询基金而被请到了二楼的贵宾理财室。一位年轻的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购买基金的人确实不多,但是个人认为股市下行的空间远没有上行的空间大,现在投资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做基金定投的话就更不用考虑那么多,随时入场都可以。”

  在记者走访的7家银行中,理财经理的销售行为可谓“喜忧参半”,除了以上3家银行故意回避“风险”二字外,其余几家银行在冷清的基金销售行情中显得较为规范。

  “你要买基金?”对于记者的造访,民生银行某支行的理财经理很是意外。“最近股市接连跳水,风险太大,不建议申购甚至定投,如果实在有兴趣可以等到奥运后再定夺。”话完,该理财经理继续拿起报纸开始浏览。看来,基金销售在部分银行已经不止冷清了一段时间。

  记者随后走访的中行、农行和上海银行都发现,理财经理对于前来咨询基金的投资者甚为冷淡,与去年同时期的火爆抢购场面形成强烈反差。甚至有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前来终止定投协议的投资者络绎不绝,对于不被看好的行情,即使是一贯以分散投资风险,摊薄投资成本的基金定投也遭遇了被抛弃的厄运。

  但值得欣慰的是,在记者调查的银行中,过半数的理财经理都直接或间接地向记者提示了投资风险,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只占少数。

  宣传材料问题频现

  对于此次证监会整肃的重点——基金宣传推介材料,记者发现其中漏洞频频。在记者搜集的一款光大保德信基金“做投资人信赖的资产管理人”的材料中,“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持续、稳健增长”等容易让基金投资人忽略风险的字眼很醒目。

  在《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和《关于证券投资基金宣传推介材料监管事项的补充规定》中,监管部门对于推介材料的用词精准、风险提示、过往业绩刊登和模拟业绩等做出了特别的规定,相比之下,现实销售的宣传材料显得很不完善。

  在广发基金的某本《基金定投宝典》模拟上证指数回报率的一组介绍中,只能看见每月投入金额1000元,投资期限205期,投入总额20.5万元,绝对回报率为591.54%,年均回报率为11.99%等字眼,而关于如何计算,依据标准等完全找不到踪影。

  《补充规定》中第一条第五款规定:“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得模拟基金未来投资业绩。对于推介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等需要模拟历史业绩的,应当采用我国证券市场或境外成熟证券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指数,对其过往足够长时间的实际收益率进行模拟,同时注明相应的复合年平均收益率。”

  在记者搜集的几款基金定投宣传册中,模拟收益屡见不鲜,而类似违规现象也出现在了招行、交行和光大的基金定投页面上。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