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建行四川灾区分支机构抗震救灾恢复营业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 10:59 新浪财经

  强震初歇,余震不断。在地震的废墟之上,中国建设银行员工与灾区人民一样,正挺起脊梁,与震魔奋力抗争。他们擦干失去亲人的泪水,抖落布满浑身的尘土,在废墟旁支起简易的帐蓬,坚强地履行起建行人为灾区金融服务的神圣职责……

  当地最早恢复营业的银行

  5月12日14点28分,一切因地震而改变。

  在大震中,四川分行员工遇难2名,失踪4名,受伤14名,受损网点272个,坍塌5个。

  地震发生后,建行人尽力自救,各级机构负责同志和全体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了解情况,调查灾情,努力保障受灾员工及家属生命安全,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所需,尽量保护财产和客户资金安全。与此同时,建行人也意识到,随着灾后大批抗震救灾人员、资金、物资入川,特殊的资金划拨和现金支付需求必将激增,银行尽快恢复营业,保证资金支付,对于维护当地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确保抗震救灾工作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5月13日中午,建行四川省分行领导火速带队从成都赶到了都江堰,察看现场、分析情况,想方设法研究部署尽快恢复营业的措施。很快,一场为恢复营业的战斗打响了。

  由15名员工组成的突击队,分三批冲进随时有垮塌危险的支行营业厅抢运现金、印章和重要空白凭证;几名男员工用手一点点从泥土中刨出尾钞箱。在公安人员和押运公司护送下,很快使抢运出的459.65万元现金和重要凭证全部安全转移。

  接着,各方陆续传来消息:

  ——与当地救灾指挥部、人民银行、建委和公安部门等衔接开业事项,“一路绿灯”;

  ——各岗位工作人员一一重新落实;

  ——现金、ATM和各种运行设备准备就绪……

  在震后的第4天,5月16日上午,都江堰支行营业部和迎宾路储蓄所在持续的余震中恢复营业,建设银行因此成为当地最早恢复网点营业的商业银行。截至5月18日,都江堰支行已办理对私业务50笔,对公业务 48笔,共计金额294.63万元,接受咨询80人次,散发告客户通知1500多份。

  在都江堰支行临时营业点,每天有一位身材魁伟,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中年男子在忙碌着安排恢复营业---他就是在地震中摔伤腰椎和大腿的支行行长练兵。望着逐渐恢复营业的网点,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地震来得太突然了,我到底是怎么从3楼撤下来,怎么摔的腰都不记得了。”就是这位不记得自己如何摔伤的汉子,震后几分钟就出现在震灾现场指挥,及时疏散了员工;在5月12日晚的震后大雨中,他因为腰椎疼痛不能躺,不能坐,也没有拐杖的时候,只好长时间跪在雨中坚持指挥大家转移;那些天里,他只回家贴了几张膏药,找了一根拐杖就又匆匆赶往支行。16日,他拄着拐杖带着员工开始逐一走访、慰问重要客户。然而,他说的最多的是地震中员工如何特别坚强、特别能打硬仗,每当这时,这位被员工称为“拐杖行长”的汉子就会悄然哽咽……

  和都江堰支行一样,建行德阳分行也是当地最早恢复营业的银行。该分行在灾后及时联系质监部门对受灾办公楼、营业网点作出损级鉴定,并积极协调有关各方,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恢复网点营业的准备,率先在德阳城区和广汉、中江、什邡全面恢复了网点营业。截至5月15日,德阳分行已有84%的网点恢复营业,95%自助设备保持正常运行。

  5月18日上午,德阳分行又传来消息,绵竹支行暂时搬迁到办公楼侧面一幢二层小楼里的营业专柜,于当日正式恢复营业。建行再次成为绵竹重灾区首家恢复网点营业的银行,为灾后绵竹的抗震救灾提供了及时有力的金融支持。

  截至5月18日,四川分行有574个对个人客户的网点恢复了营业,213个对公客户网点恢复了营业,成都地区开通自助设备411台,日均开通率91%。

  12小时生死步行

  映秀是一个原本并不知名的川西北小镇,今天却因这场罕见的震灾成为亿万人关注的重点。

  这里,有16名员工组成的建行映秀分理处,就在镇中心南部的一幢四层小楼内。

  12日14时28分,随着一突如其来的“砰砰,卡嚓”声,房屋突然摇动。“不好,地震了”,在四楼工作的员工胡隽赶紧边喊边跑到下来,一楼营业室门前已是一片废墟。在他和保安李胜刚的协助下,困在营业室内的姚晓锋、衡素霞、杨巧昌撞开严重变形的门迅速钻了出来。

  最后钻出门的姚晓锋见钞箱还留在原地,又转身钻进营业室,抱着装有30万元现金的钞箱冲了出来。

  此时的映秀陷入混乱和恐慌。钞箱十分扎眼,胡隽从倒塌的杂货铺中拽出一条红布毯,衡素霞接过来马上把钞箱裹了起来,并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傍晚,映秀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他们把刚发现的因跳楼逃生腰部受伤的同事张居伟抬到了山上。几位员工挤在一起,在惊恐、饥饿和冷湿中煎熬了一夜。

  14日,大家按镇政府的组织,分别参加抢险和保障小组,积极抢救生还者,并及时把受伤同事送上了直升飞机。

  15日一早,胡隽、姚晓锋、衡素霞、杨巧昌与出差受堵的建行汶川支行行长兰志华等5人,带着清点出的近30万元现金箱,步行前往都江堰。

  一路上,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巨石滚动。大家轮流背负着这个30多斤的特殊的“行囊”,艰难前行。经过友谊和白云顶隧道时,泥石不停掉落,地面也七拱八翘,大家几乎屏住呼吸冒死通过。

  13日的大雨使步行极为艰难,荆棘泥泞。每走一步,脚拔出来了,鞋子还陷进泥里,大家背负钞箱,相互扶持一同前行。

  又经过九个小时的生死考验,他们终于走完了近40公里的路程,在都江堰幸福大道与前来接应的人员会合。

  5月16日凌晨2时,30万元现金安全入库。此时,4名员工的部分亲人还被困在灾区,生死未卜……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