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安徽银监局警示淘汰行业风险传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09:08 21世纪经济报道

  1月25日,安徽银监局2008年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银监局局长李林向与会的监管人士通报了一组数据:截至2007年末,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分别达10272.43亿元和10069.15亿元;首次实现每家(机构)盈利,全年共实现利润120.84亿元,同比增盈44.55亿元,增幅58.40%。

  尽管去年安徽省银行业存贷款增幅在中部地区均居首位,但在言及2008年新形势时,李林提醒与会人士:“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形势下,一些长期依靠银行贷款发展和扩张的企业将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困难,存量贷款风险可能加速暴露。”

  他建议,大型银行在制定行业信贷政策、控制贷款规模时,要加强待淘汰的高风险行业客户的管理,防止中小银行、农信社承接一些被淘汰的行业、企业,形成新的风险。

  警惕小银行接手高风险行业

  截至2007年末,安徽省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6127.89亿元,比年初增长17.73%。其中,小企业贷款贡献了28.6%的增量,增幅高出各项贷款增幅6.15个百分点。

  安徽银监局有关人士表示,2007年以来,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各家银行总行信贷管控趋严,安徽省银行业贷款增量基本呈逐季减少态势——一至四季度贷款增量占全部贷款增量的比重为38.34%、29.47%、20.81%、11.38%。

  在会上,安徽银监局提示各位监管人士,“密切关注货币政策从紧对银行业的影响”。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分业经营的环境中,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存贷差,银行目前的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在当前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调高的态势下,信贷扩张尤其是新增贷款能力将会下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自然要受到影响,特别是信贷业务扩展较为“激进”的银行和部分中小银行。

  另一方面,在宏观资金面趋紧的态势下,相当一部分非上市企业的融资将受到制约,还本付息能力下降,会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李林称,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增加“两高一资”行业的经营压力,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企业在安徽省占有很大比重,这类企业的信贷风险将会逐步显现。

  安徽银监局发现,2007年,主要商业银行均加大了其他业务拓展力度,缩减了票据融资业务,而该省农信社系统的票据融资业务增势迅猛;大型商业银行的担保类业务出现了20%以上的增长,但同期风险敞口增长了70%以上。还有一些银行为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可能通过开发信托产品、理财产品,增加担保业务,使其风险由表内转向表外。此类情形被安徽银监局视为策略性风险。

  因此,安徽银监局提示大型银行在制定行业信贷政策、控制贷款规模时,加强待淘汰的高风险行业客户的管理,防止中小银行、农信社承接一些被淘汰的行业、企业,形成新的风险。

  防范四方面风险

  面对上述情形,安徽银监局提示银行业,“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在资本充足率约束和降低不良资产等监管要求下,商业银行当务之急是找准市场定位,加快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战略三年发展规划,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重点防控四个方面的风险。

  一是防控信用风险。要密切关注地方政府换届可能引发的周期性投资冲动,控制好高污染、高耗能、高房价和淘汰落后产能调控过程中的风险;要充分运用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防止劣质客户套取银行交叉授信。

  具体而言,李林称,要督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压缩两高一资和淘汰产能项目贷款,压缩房地产投资类和投机类贷款,降低大户贷款集中度”。

  二是防控市场风险。重点要加强监测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防止资本市场风险向银行体系传递;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在此基础上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预案,提前做好流动性安排和计划;密切关注利率、汇率波动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情况,适时处置风险敞口和损失。

  安徽银监局也发现,因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逐步加大,银行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该省个别银行机构流动性指标开始趋紧,已引起高度关注。此外,防控操作风险和信息科技风险,也在安徽银监局的建议之列。  (陈昆才)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