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假如四大行总部迁居上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这是一个典型的虚拟语气。

  因此,没有人对这个虚拟语气所指向的事情在短期内实现作太多预期。不过,我们又无法完全回避开这个虚拟语气,因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夙愿正一天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时俱进”,这个“国家战略”如何从宏大的战略走向规划和战术,甚至于细节,正在考验着落实这个国家战略的探索者们。

  快速起飞的中国经济、先天良好雄厚的经济基础、相对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本积累、基于港口的贸易实力、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优势、证券交易所和期货衍生品交易所的经验、外汇交易中心和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甚至央行第二总部所在地……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序列,让人踌躇满志;尤其是上证所在迎来17周岁生日时,其总市值已跃升全球第六、亚太第二,更让人心生欢喜,按照一些简单的规模标准,上海似乎已经接近了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宏伟目标。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些数据。截至上周五,上证所的总市值达到26.6万亿元(别忘了,其中流通市值只有6.7万亿元),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融资确实已今非昔比;不过,和间接融资“老大哥”相比,直接融资还是相形见绌。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52.6万元,上海的同期这一数据是4万亿元。没有找到北京的同期数据,但即便在2006年末,北京的金融资产已经达到17.3万亿元,占当期全国数据的44%。在日益热闹繁华的金融街,一种说法是这里金融机构管理的金融资产总额就达到16.2万亿元(截至2006年8月数据),这个数据未必准确, 但四大行的清算都在北京,每天几千亿元的头寸足以代表这个城市的金融实力。

  回到上海。以上悬殊的数据还只是困难的一部分。金融创新的动力和制度激励、软实力的阙如可能才是更大的掣肘。如果四大行总部可以“迁居”上海,甚至更大胆的提法,金融监管机构可以“移师”上海,那么上海无疑将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但国际金融中心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者和探索者们面临的考验无疑是全方位的。在虚拟语气无法成为现实前,让我们来想想在约束条件下,如何追求最大化。

  解决方案似乎离不开一个老套但管用的说法:系统工程。两端的努力将成为系统工程的双翼。激发上海的市场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是为一翼。中国的改革始终涂有浓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色彩,尤其是金融改革,政府在其中的功能如同中枢,这样的改革取向虽然保证了改革推进的效率和整体格局,但却无法激发市场自身的创新能力。从政府推动过渡到“政府+市场”模式,可能是目前急需的一个转变,将集权金融监管的一部分审批权下放到市场,在一些领域,例如金融综合经营等领域进行市场化的先行先试,从而带动金融创新,应该是当前的重要突破口。在“政府+市场”逐渐成形之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才是市场直接激励的金融创新。

  培育上海的市场吸引力亦不可或缺,是为另一翼。吸引力的描述可以很宏观,也可以很直接——上海的空气质量是否达到要求?金融人才在上海的税收安排是否比香港更有吸引力?从市中心到机场是否能在确定的时间内到达?机场航班是否准点?星级饭店的服务水平是否够好?这些无疑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意味着,每一位建设者都是一架庞大机器的一部分,甚至是一颗螺丝钉。然而,在每一项伟大的成就背后,都隐现着务实的规划、大胆的推进、审慎的执行和周到的协调,而这些都需要探索者的智慧、勇气和推进。种种迹象显示,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最近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屠光绍就任上海市副市长,据悉,上任不足一月,屠光绍已经马不停蹄地对几十家北京和上海的金融机构进行了调研。屠光绍曾参与了中国证券市场早期的设计(NET市场),并担任上证所总经理长达5年;在证监会担任副主席期间,他是股权分置改革、新股恢复发行和公司债等重要事件的直接推动者。如今,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难题摆在了他和同事们的面前,我们期待探索者们有所作为。


杨燕青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