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理财:理性回归后的落脚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6日 09:37 中国经营报
作者:丁玉萍 2007年资本市场火爆也造就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末,共有34家中外资银行推出2120余款理财产品,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量可能达到1万亿元。而2006年全年的发行数目和规模分别为1089款、4000亿元。 2008年,这个市场依然阳光灿烂。 “打新”高热不退 盘点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最得人心的当属“打新”产品。 “在去年下半年股市震荡加剧的背景下,‘打新’成为比较流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多达到15%~25%。”广发行个人银行部一位人士表示。据其介绍,广发行旗下三只“打新”产品目前客户实际上获得收益为15%。 实际上,“打新”产品是银行收购信托公司的新股申购计划,再“零售”给投资者一种产品。“目前打新股基本还属于无风险套利。‘打新’产品受欢迎,主要也是因为它提供的风险收益配比比较理想。”浦发银行客户经理郝佳表示。 “只要新股发行量能够保证,‘打新’仍然是亮点,至少到2008 年上半年它还是理财产品市场的主角之一。” 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理财师李群认为。 2007年的“打新”产品受到市场的肯定还在于其开始注重产品设计、资金运用上的创新。例如,2007年10月以来,中信银行、招商银行(600036)、深发展(000001) 、上海银行等相继对产品进行改良,或将活期储蓄嵌入打新产品中,或将信托融资贷款与“打新”捆绑,并在资金闲置时投入票据、国债市场,使产品的资金运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一些“打新”理财产品的资金运作日趋多元化,由于投资方式灵活、资金利用率高,其收益也高于单纯打新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将增强。 QDII继续观望 创新不能不提到银行系QDII。近日,银行系QDII投资领域被监管部门从中国香港拓宽至英国和美国,此举进一步推动了商业银行向全球配置资产、谋求收益的进程。据了解,2007年12月19日起, 深圳发展银行开始推出全球行业精选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将包括香港、纽约、巴黎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场。 但对银行系QDII2008年的投资前景,专家比较审慎。“QDII本身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投资范围还将继续扩大。但是介于前期表现,投资者对QDII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逐渐形成理性判断,而不是像最开始那样上面盲目跟风,把银行QDII当成基金去买。这毕竟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以后大家会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去对待它。”李群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谭雅玲亦表示,银行QDII毕竟是新兴产品,市场表现、收益如何还需要多看一段时间。“可以尝试,但是不要把过多的资金投入其中。” 创新催生“靓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个人财富的增加,以及未来国内国外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银行理财业务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郭田勇表示。 郭分析,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趋势来看,有三类产品有可能成为未来银行理财的亮点。一是保证收益类的理财产品;二是紧缩货币政策下催生的创新型信贷替代型理财产品;三是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银行PE产品。 比如中信银行推出的“中信理财锦绣计划1号”,进入门槛是50万元人民币,主要投资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IPO战略配售、定向增发和其他股权类投资。 “2007年的A股市场比较疯狂,投机气氛较重,而2008年投资者应该要从盲目回归理性,把预期收益拉回到一个合理范围内。”郝佳建议,“银行理财产品中建议选择‘打新’类、投资债券型基金、投资信托计划类理财产品。” 而李群认为,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更注重稳重发展。“比较看好的是‘打新’类、FOF(基金中的基金)、以及一些银行及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