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行业:赶海资本输出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04:30 金融时报
记者 周萃 不论是中国企业大举投资海外,还是管理部分外汇储备的中国投资公司新近组建,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正在成为新兴的资本输出大国。 而在这股海外并购潮中,中国银行业开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在近日召开的《财经》年会2008“预测与战略”论坛上,上述现象被视作一个重要的议题,无论是相关监管者或是管理层都因此话题受到反复提问。 合成效应 如何看待金融机构“走出去”的热潮?这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在本次论坛中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他表示,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首先取决于董事会职责和决策,银监会对银行海外发展战略并不予审批形式的控制。但是,凡是思考“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企业和银行,都要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要特别注意考虑怎么形成合成效应。银行海外发展更需要战略上、管理上、技能上做通盘考虑。要考虑法律、财务和管理上的可行性研究,自身人才储备,以及能否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 国际机构海外并购的经验也表明,海外并购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弥补银行自身某些方面的短板,这些短板可能是国际化的管理经验、目标市场份额、目标市场分支机构、提高特定市场投资收益等等。通常情况下应实现境内外机构一体化经营,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对银行国内业务发展和海外业务拓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否则,类似的投资对银行的意义不大。 关于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现实需求,监管高层给予充分肯定。刘明康说,部分中国的商业银行基本具备了“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最基本的条件。比如资本充足率很高,其在国内的贷款发放标准逐步在提高,而且其资本构成中有相当部分是境外上市获得的外汇,敞口较大,这些都是中国商业银行“走出去”的条件及现实需求。另外,国内部分银行境外收购的目标对象,其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比国内银行高,而市盈率却比国内银行更低,说明这样的收购是理性的。 资本输出潮 加速进行的银行业海外并购其实只是中国资本输出潮中的一个支流,尽管有望成为其最重要的支流之一。 人们不会忘记2004年引人瞩目的三桩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中国领先的个人电脑厂商联想集团在2004年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有光辉历史的IBM个人电脑业务;彩电厂商TCL收购了欧洲汤姆逊公司的电视机制造业务;同年,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海油展开对美国石油公司尤尼科的收购行动。世人由此开始关注中国企业拓展海外版图的国际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财富急剧积累、双顺差继续增加,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步伐还将加速。据有关方面预计,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达到339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0%。而外汇储备可能会更高一些。加快资本输出可能是缓减双顺差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利于资本流出的项目开始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在2007年初实行的QDII计划下,中国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投资于国际证券和定息类金融产品。而经历股改并已成功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已经拥有强健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资本实力,亦开始以战略眼光搜索海外投资。 世界经济将从中国的大量新增投资中获益。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来自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将实质性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也可以在扶贫上发挥重要作用。发达的西方经济体和日本也会从中国的投资中获益。 并购的三重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像美国、德国、英国这样的国家,能够走出国门经营的银行也仅占其银行业极小的一部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开展经营活动,与当地银行竞争,商业银行将面临较高的成本和失败的风险。关键性的客户、管理者及业务骨干的流失,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缺乏防范业务风险、经营风险的手段等,都将对银行可持续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更何况,由于国内银行普遍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储备和相应的经验,因此拓展海外版图的步伐更宜谨慎。 对此,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在本次论坛上表示:“次贷危机还没有见底,我们不敢出钱去收购海外企业。”他说,建行的海外发展战略首先是满足客户的需要,吸取新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培养人才。 在他看来,除了次级债问题,金融机构海外收购需要考虑的风险包括利率和汇率的风险以及自身管理能力带来的风险,“如果我们去收购的话,我们没有能力直接换中国人去管理。为了避免出问题,我们必须在可能性边界之内来操作”。 看来,这场最初集中于自然资源行业,目前正逐步扩展到制造业、基础设施行业的对外投资潮,要想在金融服务业内形成洪流,尚需时日。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