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私人银行业务走向成熟尚需时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03:0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总体上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富裕人士和资产规模的增长也十分迅速,根据美林(亚太)有限公司和凯捷顾问公司联合发布报告,截至去年底,中国共有34.5万名富裕人士(指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个人,这些资产并不包括自住的房地产以及轿车等耐用消费品),较2005年增加7.8%,他们拥有的财富总值达1.7万亿美元,平均每人拥有资产500万美元,远高于亚太地区富裕人士资产的平均水平(330万美元)。中国的富裕人士拥有亚太地区20.6%的财富,仅次于日本,其中39%分布在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大城市。随着高收入阶层队伍的不断壮大,新的财富观念将取代旧的传统,在金融环境不断改善的大背景下,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但对中国的富人来说,私人银行业务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加之传统因素的影响,使刚刚起步的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着以下的需求环境: 对财富增值的需求强于财富保护和财富传承的需求。我国高收入阶层的财富积累开始于改革开放后,靠的是自我奋斗而非遗产继承,从年龄分布来看,以41-55岁的人居多(占到65%),这些人正处于财富积累的旺盛时期,不仅精力充沛,而且承担风险的能力强,他们不善于或不在意财富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处于高端的富裕阶层,对财富管理不甚敏感,追求的是财富的进一步增值,注重的是“锦上添花”,而非财富的保护和传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部分人隐退及新的富贵阶层产生时,由于财富结构的变化,对财富保护和传承的需求就会增加。 对私密性的要求更为突出。中国人历来讲究财不外露,并且目前的高收入者中,也有相当的属灰色或违法所得,所以除个别情况外,富裕人士大都不会张显财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富裕阶层特别是那些先富起来的人,很难与银行进行有效的沟通,即使知晓私人银行业务,也不愿假他人之手,而更愿意“亲自操刀”,或者直接进行离岸业务的操作,还有的投身于外资银行。但是可以预见,随着年青贵族的出现,理财过程中的私密性会逐渐降低。 对私人银行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对国人来说对之不仅陌生而且感到遥不可及,不知其内涵更不懂得其运行机制,而对财产的处置等消费心理和生活理念绝非一朝一夕就可轻易改变,加之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相对较为复杂,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很难理解这些产品。所以,一个时期内,富裕人士尚不能提供主动的需求,由此导致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不会像欧美那样迅速增长和快速普及。 产品开发受制于分业经营难以立体化。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领域不仅仅限于银行业务,除传统的个人信用、按揭贷款等零售银行业务外,还包括结构性产品、离岸基金、保险规划、税务规划、财产信托等,横跨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等业务领域。可见,立体化的产品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模式下,是不可能由银行独立开发出来的,虽然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合作有日趋紧密之势,但与混业经营模式相比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由于缺乏私人银行业务需要的产品创新机制,不能跨领域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所以各银行品种单一、同质化就不可避免,除储蓄、信贷和一些中间业务产品外,主要是代销基金、券商的理财产品及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而这些实质上是标准化的产品,并不符合私人银行客户个性化的要求;没有对冲市场,就很难为客户设计理想的风险分散计划;由于不能进行全权委托资产管理,就只能采取迂回的办法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等方式来满足客户这方面的投资需求;由于QDII刚刚起步,“港股直通车”处于试点阶段,尚有许多限制,缺乏安排外汇资产的有效渠道;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差异性产品少,可以提供的资产管理业务有限。 产品方面的欠缺,导致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往往注重于表层的服务方式,如配备专门的客户经理、提供专门的场所、亲情服务等,这虽然是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与个性化的“财富管理”这个“本”还是有距离的。 来自于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增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银行业普遍重视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并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来源。据统计,美国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年平均利润率达到35%,远远高于一般的银行零售业务,因此,境内外资银行一直对私人银行业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进入我国市场,就瞄准了国内的高端客户,并为私人银行业务的推出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 伴随私人银行业务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的银行功能受到挑战。银行不再仅仅是全社会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而且还是财富管理中介。这种功能的变迁趋势,昭示着国内各银行必须调整经营战略,从“批发”为主变为批发零售并重,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推动这种调整的重要力量。从国外银行的实践看,国内商业银行已没有选择的余地,私人银行业务是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鉴于以上供需的现实状况,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走向成熟尚需时日。此过程的长短,既取决于政策面的调整,也依赖于崛起的富裕阶层的理财观念。从需求角度的富裕阶层看,要更新观念,认识和接受私人银行业务;从供给者的银行讲,要培育人才,打造团队;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线;要善于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充分利用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源,加强合作,走出代销赚取佣金的误区。总之,只有供需双方的积极配合,才能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从一般的个人理财到现代财富管理意义上的私人银行的跨越。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