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 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加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00:54 金融时报

  记者 杨光明

  对商业银行而言,在不断趋紧的宏观形势下,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经营和盈利模式显然将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加强主动负债能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显得更加迫切。

  从最近几天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10月份金融统计数据看,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增长依然较快,而这也是导致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直接诱因。

  此前有消息称,今年初有关部门曾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速度作出限制,即新增贷款额不得超过3.50万亿元,贷款增速不得超出15%。而今年前10个月,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额已经提前达到了全年指标。贷款增速若控制在15%内,未来两个月的新增贷款则要控制在850亿元左右。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每年都是年初急着放贷,年底开始收紧,但要完成这个指标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央行日前决定从2007年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分析,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冻结资金约1800亿元,今年累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5个百分点,则累计冻结资金约1.6万亿元。兴业

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累计影响基本对冲了金融机构所新增的贷款运用外的核心负债资金,较为有效地控制了整个行业的流动性,并据此预计,四季度银行放贷冲动将被有效遏制,全年贷款增长将维持在15%-17%的正常增速水平。

  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13.5%的历史新高,尽管央行的这一做法史无前例,但由于我国充裕的流动性和商业银行较强的放贷能力,央行的这一做法普遍被市场接受。但从最近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等各方面情况分析,至少前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效并不明显,商业银行放贷的热情始终不减。另外,有关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超储率为2.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2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农信社超储率分别为1.97%、4.1%、5.41%,均具有一定的缓冲余地,整个行业流动性不会出现危机性拐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由于银行手中的超额准备金水平本来就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更多的作用在于“搬家效应”,即将金融机构手中本来就已富余的资金划转一部分至央行,而对实体经济带来的紧缩效应间接也很微弱,或者说其作用近乎中性。

  但最近几次接连上调后,其累积效应正在渐次放大。对现阶段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资金使用成本进一步加大后,资产业务势必减少,进而给银行整体业务的发展造成影响。小银行由于头寸紧张,如果持续放款,甚至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交纳准备金,商业银行大量发放贷款的势头将有所抑制,这同时也说明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正在不断显现。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紧缩性政策的频繁出台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资金供应,从而导致资金成本上升,银行间拆借利率上调压力加大。按冻结资金机会成本计算,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将减少行业资金收益约30亿元。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双重压力,将使得银行资产结构调整趋势进一步延续,压缩低收益和短期限资产配置,同时加大资金运作力度。流动性管理将成为未来银行资产配置的关键目标之一。

  对商业银行而言,在不断趋紧的宏观形势下,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经营和盈利模式显然将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加强主动负债能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显得更加迫切。

  分析认为,虽然央行今年九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均是小幅上调,银行有相当大的空间和时间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在外部环境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银行业保持长期景气的关键是积极进行内部资产结构调整和找到良性的经营运作模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