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郑海清:兴业银行千亿个贷跃升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 04:1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芳艳

  此前默默无闻的兴业银行(601166.SH),这两年在市场上迅速窜出,成为一匹“黑马”。

  2006年兴业银行个人贷款新增额和增幅在13家股份制银行中均排名第一,截至2007年8月,兴业银行零售信贷余额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达1000.40亿元,成为仅次于招行的全国第二家零售信贷余额突破1000亿元的股份制银行。在今年中报中,零售信贷在公司的总体信贷资产占比已经接近25%,而招行零售贷款在客户贷款之比为21.8%。

  10月16日,兴业银行零售银行管理总部副总裁郑海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兴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增长原因,在于推行零售银行战略转型,建立事业部体制改革试点,两条腿走路。具体的市场策略则是规避自身的网点劣势,走以资产业务为突破口,以财富管理业务带动负债及中间业务发展的独特道路。

  处于规模扩张期的兴业,亦被评价为公司经营风格激进,在房地产和股市高涨时期扩张较快,隐含泡沫威胁。比如有业内人士评价说,兴业高速增长的房贷,部分归因于给中介的高返点(即佣金很高),并且兴业60%以上的个人按揭是由开发贷款捆绑带来的,而兴业的开发贷款占比也比较高。对这种怀疑,郑海清并未正面回应。

  目前兴业银行的房贷占个贷比重过半。尽管至今显现的个贷质量并未打折扣,按照五级分类统计口径,兴业个人不良率仅为0.20%,有13家分行的个人不良贷款率为零,但是房贷风险一般在三年之后才会暴露,规模增长的有效性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事业部改革:两条腿走路

  《21世纪》:兴业银行零售业务增长很快,原因是什么?

  郑海清:个贷快速增长得益于业务战略转型。零售银行改革我们其实也是三四年前已经提出,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盈利模式。这个要看三方面,一是看宏观经济形势。第二是看银行实力,零售银行业务不像对公业务,利润可以立竿见影,而是要经过几年才能逐步达到盈利。所以这要看银行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否能熬过前几年的生存危机。第三是看银行内部是不是有一支经营团队去做。

  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股市开始复苏,兴业也进入了上市辅导期,我们认为兴业银行已基本具备了条件,零售银行战略提上日程。

  那时,零售银行改革要建立事业部是业界时髦的做法,事业部能够集中资源,进行条线管理,而对于兴业银行来说,当时零售银行业务占比非常少,个人存款和贷款都不到10%,改革阻力相对较小,因此我们也推崇实行事业部,试试看。

  《21世纪》:事业部改革在国内困难重重,你们进展如何?

  郑海清:2006年我们在上海设立零售银行管理总部,统筹、协调管理全行的零售业务。目前下设综合管理部、零售信贷部、财富管理部、银行卡及支付产品部、渠道管理部等五个部门,并将信用卡中心纳入到大零售体系,由零售总部副总裁兼任信用卡中心总经理。

  同时,在9家重点分行开展了零售银行事业部改革试点,这些分行业务量占到我们业务量的70%。

  我们的事业部改革试点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按照教科书上对事业部体制的操作方法来做,支行只做零售银行业务,对公业务上收到分行,在分行设立零售银行总监,由一个分行副行长来担任。这个模式大概有四五家分行在做,包括广州、杭州、漳州分行等。

  另一种则是综合改革模式,这种模式下,组织架构并未发生很大变化,而是要求分行在零售业务方面进行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增加投入,在贷款额度上予以倾斜,壮大分行的零售银行规模,也就是“养肥”。

  这是在实力较强的分行进行试点,因为分行必须要拿出一部分收入投入到零售银行改革,自己要垫一块,没有实力支撑不起。

  《21世纪》:这两种模式效果如何?有何优劣?

  郑海清:我们最近就要总结这两种模式的试点结果。第一种模式至少能搭建事业部制度的框架,培养一支队伍,在考核体制上也有所探索。比如广州分行,他们在当地的零售银行业务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提升很快。第二种综合业务改革模式,成绩非常明显,比如上海分行,2003年个贷才6000万,市场占比5%左右,而去年个贷达到5.3亿元,市场份额达到28%,抗波动性也很强。

  《21世纪》:你如何评价这个试点的结果呢?

  郑海清:第一,我们确定零售业务是有盈利能力的,根据现在的资金成本、贷款收益等计算,我们现在是实现盈利,至少已经超过了盈亏平衡点。另外,这表明现在的事业部改革试点,两条腿走路,适合我们银行现在的情况。第三,说明原来大家认为零售银行人员投入多,人均利润低的看法,并不一定成立。

  以房贷为重的潜在“威胁”

  《21世纪》:你们在零售银行业务上的市场策略是什么?

  郑海清:零售银行业务中,在银行卡上我们的实力相对较弱,而负债业务(存款),我们网点较少,没办法和国有大行抗衡,所以我们拓展零售业务是走以资产业务为突破口、以财富管理业务带动负债及中间业务发展的独特道路。

  因为资产业务(贷款)对网点依赖度不是那么高,而理财业务能积累客户群。最关键的是,房市、股市两大市场无疑是现在中国最热的热点,这两个业务能够尽快建立盈利能力。

  《21世纪》:但房市股市这两年升值过快,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大量做个贷,是否埋下很大隐患?

  郑海清:我们是有进有退,房贷增长其实也不是这两年一蹴而就的,我们很早就开始做房贷。另外房贷快速增长与房地产整体发展也有关,现在买房几乎都要贷款,客观上房贷量也会膨胀。当然我们自身内部也有策略,对房贷风险控制很重视,我们一定是选择好的中介合作,选择好的客户,尽管这样做成本高即期收益会比较少,但长远来看这是比较好的。目前我们的房贷量在个贷中的比重过半。

  《21世纪》:房地产是宏观调控的重点,你们未来对房贷会如何调整?

  郑海清:当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仍在不断出台,市场的走势也不是很明朗,对于个人

住房贷款占绝对重要比重的零售信贷业务来说,如何加紧内控管理,防范贷款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目前已经从过去的品种策略,转向区域策略,加大区域调整,对一些高风险区域进行限制,

房价相对安全的二线城市则要加大力度,当然我们也不是一直集中做房贷,房贷是阶段性的重点,明年要加大理财业务投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