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汽车金融业务:圈地供应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03:39 第一财经日报

  张喆

  “在‘跑马圈地’时代,我们算是小胜一局。”中信银行汽车金融中心总经理徐晓华谨慎又自信地说,对于刚刚组建的汽车金融中心来说,成绩斐然,前路漫漫。

  当国内各家银行刚开始把“物流融资”的概念列入议事日程时,中信银行的汽车金融已率先占领汽车厂商和经销商融资的战略高地,并计划向供应链下游潜行,启动汽车消费信贷。

  中信银行旗下分支机构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已有时日,部分区域市场业绩喜人。大约两个月前,总行成立了汽车金融中心,标志着中信汽车金融业务进入一段新的里程。

  中信汽车金融中心负责统筹、规划中信银行整体的汽车金融业务,组织推动对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制造厂家,对经销商以及终端用户,包括供应商体系的系统性营销,进行产品开发和风险管理。

  抢占“上游”资源

  汽车行业以汽车制造厂商为龙头,每家厂商的销售渠道都连接着庞大的经销商群体。紧紧把握这一行业特点,中信汽车金融业务团队在

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密布“网络”,业务合作关系上至汽车生产厂家和零部件供应商,下达全国各地的汽车经销商。

  “总行主要推动与厂家的合作,我们从厂家这一‘源头’开发,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由分行来具体操作。”徐晓华说。

  截至2007年6月底,和中信银行开展业务合作的汽车品牌达27个,授信经销商超过1000家。2007年上半年累计为经销商融资250亿元,同比增长79%。预计全年将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将达到50%。目前,国内主流汽车品牌几乎都和中信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本田、北京现代、北京奔驰、

奇瑞等汽车生产厂商都是中信银行的合作伙伴。

  除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金资本市场等针对一般生产性企业的业务,汽车生产厂家增加投资时,中信银行还提供融资服务。“做得最多的还是经销商融资这一块,主要是对经销商的库存车提供融资。”

  不同于制造型企业,经销商属于贸易型企业,银行除了要管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之外,还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过程风险的控制。汽车金融中心的成立,正顺应了加强风险控制的需求。

  汽车消费信贷起锚

  不同于相对成熟的经销商融资,汽车消费信贷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徐晓华对此表现得既谨慎又乐观:“国内商业银行在这项业务上相对保守,基本上很少做。目前中信银行汽车金融中心很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策划、开发汽车消费信贷产品,但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

  汽车金融中心成立后,中信银行正准备启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我们已经谈了几个项目,希望初期能和厂家合作开发消费信贷产品。”徐晓华说。

  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拓展这样一个并不成熟的市场?徐晓华首先看中的是国内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带来的广阔市场前景。“根据现在汽车销售增长的态势,如果有30%的

购车者选择贷款购车的话,预计到2010年国内汽车消费信贷需求将达3000亿元。”

  不过,在看到美好未来的时候,中信银行汽车金融团队并没有忘记市场环境的严酷和银行自身的“短板”。2003年,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的不良率贷款率最高一度达50%,而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业绩却出乎意料地好——“只能说是国内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管理风险。”徐晓华说。

  为了控制不良贷款,中信银行汽车金融团队吸收“洋经验”、改造“土办法”,建立专业团队,实施流程再造。中信银行汽车金融中心还设置了风险管理部,这种做法在开展此项业务的商业银行中尚属首例。

  “七年来,我们培养、锻炼了一批专业人才,占领了大量网络资源,这是我们的基础,我们有条件、有自己的团队、有一定的能力,能够把这个市场做好。”说出这段话,徐晓华语气异常坚定。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