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工行重组江苏大学7亿元债务始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 09:0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昆才

   “如果不实施债务重组,江苏大学的资金链将会非常紧张,由此,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自不待言。”3月30日,一位江苏金融系统官员告诉记者,如果商业银行采取单独行动,将会造成江苏大学(下称江大)资金链断裂。

   江大是江苏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位于镇江市。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1999年11月并入江苏冶金经济管理学校)、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因为四校合一,江苏省的江苏大学迎来了史上最大的投资工程,资金需求高达20亿,这也使得其负债率在江苏省高校中偏高。

   2005年初,江大开始进入新校区建设和还贷的双重高峰期,面临很大的阶段性资金压力,原有贷款集中到期,现金流难以同时满足投资和偿债的需要。此时江大已背负近7亿元贷款余额,除了自有资金,新校区建设的资金缺口尚达3亿元。

   就在当年,江大引进工行江苏省分行投资银行部作为债务重组财务顾问,最终于2007年1月获得9.122亿元的银团贷款,整合了原有的近7亿元贷款余额,及新增贷款2亿多元。江大由此渡过难关,银行的贷款风险也得以控制。

   江大的债务重组案例提供了化解高校贷款风险的一种途径,这使其引起了银行监管部门与银行的关注。一位江苏银监局官员说,他们希望借鉴江大案例,在省内酝酿大额存量贷款是否也能采用银团方式进行重组。

   工行江苏省分行一位人士称,江大模式的复制有一定的操作空间,江苏省内一些高校也正在与工行接触,提出债务重组意向。

   9亿银团贷款接通现金流

   江大之所以没有陷入“高校债”的漩涡,也许正受惠于2005年初工行拒绝了江大再次的贷款申请。工行江苏省分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康涛说,当时工行对江大的授信与融资风险做了一次测算,认为已经达到了7亿-8亿元的警戒线,“如再增加贷款,学校就会面临偿债危机”,故授信评审部门打回了江大的贷款申请。

   此前,工行发放给江大的贷款余额尚有近两亿元,江大背负的包括工行在内的全部贷款余额已接近7亿元。

   江大之所以遭拒,正是由于国家出台了控制高校收费总额等系列措施,使各家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高校贷款的风险问题。2004年底,工行总行开始出台了有关教育贷款的控制管理办法,设计了一套数学模型,测算高校负债发展的上限。

   然而在这期间,江大新校区建设已经全面铺开,1500亩土地已经征用,有关项目也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可谓进退两难——如果不能如期完成计划,实现“达标”,江大将无法享受省政府承诺的土地、拨款、贴息、建设费减免等优惠。

   在工行镇江分行的争取下,2005年1月,康涛带队到江大调研,康所在的投行部担任了江大债务重组财务顾问。两年后的2007年1月22日,江大9.122亿元银团贷款正式签约,江大由此渡过难关。“这是工行系统内第一单高校贷款重组。”康涛表示。

   工行投行部发现,江大校区建设的摊子铺得太大,学校依靠自身的学生学费收入、财政拨款,远不能支撑校区建设的资金需求,有较大的时间差。工行投行部的测算表明,根据学校规划,2008年底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但如果完全依靠学生收费、财政拨款,其建设所需资金到2012-2014年才能完全到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根本不敢再增加贷款。

   2005年下半年,工行江苏分行投行部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的债务重组方案,以此解决时间差问题。空间就是江大老校区的土地。四校合一之后,江大的老校区有3块土地,分别是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所在地的梦溪校区,镇江医学院所在地的北固校区,江苏冶金经济管理学校所在地的中山校区。“如果老校区腾出来用于商业开发,未来有升值空间,其土地出让金作为未来还款来源,银行可以进行提前贷款。”康涛说。

   这一思路获得原各家债权银行的认可,此后,政策支持逐步到位。教育主管部门和

财政部门同意校产置换,社会化处置过程中的费用也得到了镇江市政府的支持,得到了减免的特殊待遇,土地出让资金优先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在投行部的牵头下,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达成了三方——由工行代表的银团、苏大和镇江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协议。协议规定,将来银团发放贷款,政府负责土地转性,转性后的出让收入,优先用于偿还贷款。

   通过银团,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统一融资条件,按照江大的净现金流,来调整期限结构。原来江大的银行贷款中大量行际还款期限不匹配,导致有的年份需要偿还1亿-2亿元贷款,有的年份则是2000万-3000万。

   其次是解决了剩余资金缺口。共有7家银行参与江大的银团,分别是四大国有银行江苏省分行、浦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行镇江分行、武进农村商业银行,其中两家是新进入的。

   据工行测算,计划置换的两处校产中梦溪校区占地66亩,北固校区占地49亩,出让估价约为3亿元。江大在未来7年中,收入结余和校产处置的收益达到15亿元,目前贷款余额为8.5亿元,为完成基建投资为5.4亿元,净收支完全能够覆盖债务和基建投资。最终组织的江大银团规模为9.122亿元,其中新增贷款2亿多元,工行新增1.5亿元,武进农商行0.5亿元。银团设立偿债账户,江大所有现金流都归于偿债账户下进行控制,对应项目建设需要,参贷行安排融资。

   高校贷款风险不容乐观

   江大债务重组案例,为化解教育产业化下高校贷款风险提供了一个样本。

   “高校扩招带来一个问题,即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教育资源的匹配问题。”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人士指出,扩招要求学校的各项建设必须跟上,如解决学生住宿、

图书馆、实验室等。而短时期内,中央和地方财力有限,必须依靠融资来解决高校资金需求。

   “而且伴随着学校扩招,也带来一个预期,即教育收费的预期。”前述国有银行人士说。正是这种乐观的教育收费预期,使得各家银行争相发放高校贷款。

   “此前各家银行在发放高校贷款时,一是基于高校教育收费的乐观预期,二是高校贷款本身的回报较好,不仅带来资产业务的增长,而且在贷款发放之后,还能附带衍生存款和结算类业务。”江大银团贷款的一位参贷行人士如是说。

   同时,基于高校贷款的公益性特点,商业银行一般不能要求借款人(高校)提供担保或抵押。所以,各家银行对江大的贷款主要是信用贷款,还款来源是学校的收支结余。

   “在学校情况好的时候,各家银行都放贷款,风险控制意识较为淡薄,即便有的银行知道别的行也在对同一主体放贷。”前述国有银行人士直言。

   但在浦发南京分行一位人士看来,这种商业银行各自为主,进退互不照应的放贷模式,潜伏着较大的风险。

   这位人士称,各家银行对于同一贷款主体做项目贷款,由于贷款发放次序的不同,从而不能从整体上判断贷款的风险。其次,由于是分散贷款,贷款主体的现金流无法做到统一安排,特别是新增贷款,将面临较大风险。

   “正如此前对大集团的贷款一样,各家银行分别进去,各自的灵活性又太强,一有风吹草动,个别银行出于贷款安全的考虑,便会抽身退出,这往往引发连锁反应,从而给贷款主体的资金链带来极大风险。”上述浦发银行人士如是说。

   一位参贷行人士也称,“过去学校向银行借款,不是通过银团方式,而是各家银行独立贷款。由此导致各家银行的融资条件不同,特别是期限,而且各行对学校没有控制力。”

   而江大贷款的主要风险正是期限风险。

   自2005年以来,江大每年到期的贷款均超过1亿元,不能同时满足偿债和校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其中2005和2006年的缺口均超过两亿元。

   “如果不实施债务重组,江大的资金链将会非常紧张,由此,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自不待言。”一位江苏金融系统官员告诉记者,如果商业银行采取单独行动,将会造成江大资金链断裂。

   工行江苏省分行一位人士认为,江大模式的复制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但要看高校是否有校产置换的资源,另外是目前的财务状况。据他透露,江苏省内也有一些高校提出了重组意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