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打造中国电子支付业的民族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7:50 新浪财经

  ——中国银联发展之路

  银行卡作为一种综合性电子支付工具,是传统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国外的银行卡产业,自20世纪50年代第一张大莱卡的问世以来,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尤其是在6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的发展,银行卡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已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独立的产业。我国银行卡业务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成立了我国自己的银行卡组织之后,有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国银行卡产业已基本显现出向产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格局。

  联网联合,开创我国电子支付新时代

  我国银行卡业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的各发卡银行以省市分行为单位进行行内系统建设,尝试发卡,布放受理终端,初步形成相互独立的银行卡系统和网络基础。这种以省市分行为单位的独立发展模式,导致了各种卡片和终端标准不统一,受理终端重复布放,本行卡无法在它行机具上使用,甚至同一家银行发的卡在其他城市的本行机具上都无法使用,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而且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持卡人的用卡便利性,在交易成功率、受理效率、差错处理能力以及新业务的拓展上,都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联网联合成为必然而迫切的要求。1993年我国启动了“金卡工程”,并根据当时的现实状况,采取了两级中心的联网方案,在试点城市组建城市银行卡交换中心,首先实现当地同城联网通用,再建立全国总中心,把各城市中心联接起来,实现全国联网通用。到2000年,陆续建立了18个城市银行卡交换中心和一个总中心,部分实现了当地城市的同城跨行通用和部分城市之间的异地跨行通用。

  为进一步推进联网通用步伐,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组织领导下,各商业银行联合起来,在合并原有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的基础上,于2002年3月成立了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开启了我国银行卡产业联合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银联作为一家股份制公司,是建设和运营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的服务机构,公司成立之后将“促进银行卡的联网通用,推动银行卡业务联合发展” 作为首要任务,联合各商业银行,承担起了改善国内用卡环境的重任,使得各行的卡能够在它行的终端上相互受理。经过联合发展,到2002年底我国基本实现了300个以上地市级城市的行内系统的联网运行及银行卡的跨地区使用,100个以上城市的各行各类银行卡的跨行通用,40个以上城市推广普及银联卡。“314”目标的基本实现,意味着我国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

  通用好用,构筑电子支付

高速公路

  中国银联与各家商业银行一起,推动着银行卡联网联合事业的发展。在2002年初步实现联网通用的情况下,银联开始迅速扩大国内的银行卡受理市场,鼓励ATM终端、POS终端和商户加入网络,几年来在扩大联网、改善通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3年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联网通用的城市达到684个,其中包括地市级以上城市348个,县级城市336个。

  2004年,银联网络由沿海地区向内地延伸,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延伸,进一步扩大了全国性联网通用的地域覆盖面,商户受理银行卡的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尤其是让全国规模庞大的中小商户开始受理银行卡。

  2005年之后,银行卡通用好用不仅仅表现在地域方面的延伸,更多地表现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拓展上,银联不断开拓新行业、新领域受理银行卡,在航空、医院、学校、加油站、海关和物流等领域加强行业合作,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用卡便利性。使得电子支付渠道由ATM、POS等传统受理渠道,扩展到了以POS消费、ATM取现为基础,以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自助终端支付以及其他各类新兴支付方式为补充的综合性、立体化支付渠道体系。

  经过中国银联与各商业银行不到5年的努力,国内受理市场已经由银联初创时期的20多万台POS、4万多台ATM和不到20万户特约商户,发展为目前的联网POS已经突破80万台、联网ATM近10万台、特约商户超过50万户。中国银行卡产业因为有了银联这条高速路,不断驶向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走出国门,创建国际化的民族银行卡品牌

  2004年面对WTO即将全面开放的国内金融市场,中国银联分析发现:全球一共才只有几家跨国支付卡公司,绝大部分都是美国品牌。同时研究发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全面开放的条件下,只有实现银联卡的全球受理和银联品牌的国际化才能构建和巩固竞争优势。因此,创建我国银行体系共有的联合支付品牌是国内银行卡产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升产业实力的必然要求,符合国家、社会大众和公司的长远利益。面对实力对比悬殊的跨国垄断巨头的竞争压力,中国银联决定迎难而上,开创民族银行卡品牌的新征程。

  目前,银联189家成员机构中已经有145家发行了代表着我国自主银行卡民族品牌的62字头银联标准卡,累计发卡量已经达到2.3亿张。为向广大持卡人提供方便、安全、值得信赖的电子支付服务,银联还大力支持各发卡机构推出公务卡、大学生卡、旅游卡、基金

理财卡、体育卡以及各类联名卡。银联标准卡的发卡量和交易量不断攀升,民族品牌银行卡受到了持卡人的广泛喜爱和信赖。

  同时,中国银联正以切实的努力,实现着“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的美景。仅2年时间,银联网络已经延伸到了境外的港澳、东南亚、欧美、亚太等24个中国人常去的国家和地区。截至2006年底,境外可以受理银联卡的商户已达5.8万余家,POS终端超过8.5万台,ATM近30万台。境外还有近20家发卡机构发行了银联标准卡。

  2005年10月,中国银联全面启用了“UnionPay银联”国际化新标识和新VI,品牌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银联正在走向世界、开拓创新,为把

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民族品牌打造成为中国人首选的支付品牌而不断努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