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华彩五年 梦想超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7:49 新浪财经

  3月26日,已经经历了整整五年发展的中国银联在上海总部发布新的五年电子支付战略目标:到2011年,将中国银行业共有的银行卡支付品牌——“银联”品牌,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电子支付品牌,让中国持卡人在国内享受到国际化的支付便利,在国外体验到银联卡亲切的中国服务氛围,令银联卡成为中国人的第二张“护照”,全面实现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的目标。与此同时,银链还宣布,在包括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在内的境外2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通受理中国的人民币银联卡基础上,2007年还将实现英国、加拿大、瑞典、丹麦等国家对银联卡的受理。

  新目标 新起点

  据介绍,中国银联的新战略目标是在审视过去五年在

银行卡支付乃至电子支付领域的基础上制定的,包含了打造“银联”世界一流品牌的期望,同时也坚定了创建中国人专属的电子支付服务体系的目标。作为目标直指世界第三大电子支付品牌的中国银联来说,目前所拥有的近10亿张银联卡和国内外庞大的受理网络是银联发展的基础,而接下来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保障、丰富新型的支付渠道、搭建国际化的支付通路会令银联离这个目标更近。

  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表示,银联的五年发展基本与中国加入WTO时间表一致,在开放竞争、面对挑战的大环境下,银联走出了一条中国企业国际化路线图:通过兼收并蓄和自主创新,中国银联的IT技术已经从简陋的机房发展为世界领先的银行卡跨行信息处理系统,受理环境由中国境内延伸至港澳、亚太、非洲、欧洲、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银行卡支付在国内商品零售总额的支出占比由2001年的2.1%上升为2006年的16%,不仅如此,连年来黄金州假期刷卡交易量不断创下新高,已经成为测量假日消费温度的重要指标。

  银联网 联天下

  回顾银联发展的初期,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回忆说:申领和使用银联卡的用户还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且由于各行之间网络不能互联互通,持卡人为了取款往往要跨过好几条街才能找到本行的ATM机,消费购物的时候也要对照着柜面上POS机选择对应的银行卡。银联诞生后不但实现了联网通用,而且还敢于做减法,将商场柜面上凌乱的多只机具统一成了一台带有“银联”标志的POS机。银联成长的五年也是中国银行卡飞速发展的五年,工资存折被银行卡所代替,曾经高不可攀的信用卡也“飞进寻常百姓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武汉、长沙等地人均更是已经拥有3张左右的银行卡,达到了国外平均水平。此外,像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网上支付等新技术不断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银联将一切支付都变得触手可及。

  为了能让更多的中国人享受现代化的支付方式,银联不断延伸网络,在贵州、山东、

福建、重庆、江苏、湖南、江西、四川、陕西、云南、河南、广西等12个省(直辖市),139个地(市),865个县,13000多个县及县以下的农信社、28000多个经营网点开通了特色银行卡服务。走进7亿多人口的农村市场,银联怀着“越是先进的科技就要为越多的人服务”的理念,不仅率先利用金融服务三农,还开创了银行卡市场的广阔蓝海:预计在2007年,农民工特色银行卡业务的交易量达到了20亿元。

  民族卡 世界牌

  银联国际化是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中国人的必然需要,按照中国人通常出境商旅的路线,银联卡受理网络迅速延伸。截至目前,银联卡已经开通了在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受理业务,2007年银联还将陆续在英国、加拿大、瑞典、丹麦等国家开通,届时银联卡境外受理国家和地区的覆盖率将达到99%。中国银联宣布:尽管2004年2月“银联”才正式迈上国际化之路,但按照目前的速度和效率,银联网络5年的发展规模将达到、甚至赶超某些国际银行卡品牌几十年积累的规模。

  通过与花旗银行、Discover、澳洲国民银行、星展银行等一流金融机构的合作,银联卡境外受理商户已经达到5.8万户,POS机8.5万台,ATM近30万台,而且在部分特约商户,持银联卡的消费者还能享受到中文服务和特殊折扣。根据中国银联的数据统计:2006年前往香港、澳门的中国人使用银联卡的金额将近250亿元,占国人赴港、澳地区刷卡交易总量的93.7%,银联已经成为国人出境旅游的随身必备物品。随着银联海外市场精耕细作的拓展,除了能实现基本的消费取现功能外,银联持卡人还能享受到例如紧急救助、热线解答、中文界面等更为周到的服务。

  如果说第一个五年是一个品牌酝酿的过程,那么下一个五年,银联已经做好品牌腾飞的准备,将开创民族银行卡品牌新的篇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