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演绎中国版穷人银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21:52 浙江市场导报
撰稿 章苒 马克强 在踏进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大门之前,农妇刘巧红犹豫了很久。此前为贷十万元钱,她到处碰壁,几乎信心全失。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三天时间,泰隆的贷款打入了她的账户。“只找了个担保人,没有要我抵押什么东西。”靠着这笔钱,31岁的刘巧红和丈夫在台州市路桥机电五金城做起了电缆生意。 这家金融机构,被一些专家称为中国版的“穷人银行”。从1993年创立起,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帮助了无数像刘巧红这样的农民和小工商户。迄今,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累计发放贷款600多亿元,其中90%以上投向小企业,而且大部分是无抵押贷款。 “小工商户晚上9点收摊,我们就营业到9点”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原名泰隆城市信用社,是一家1993年成立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的纯民资金融机构。2006年8月升格为城市商业银行。 “整块的‘大肉’被国有商业银行吃了,我们就吃‘骨头缝中的肉’。”泰隆董事长王钧说。但有意思的是,这家“捡剩菜”吃的民营金融机构活得还挺滋润。泰隆开业之初只有2间租赁房、7名员工、100万注册资本金。2006年的税前总利润达到1.32亿元,存、贷款业务均占到整个路桥区的20%以上,在当地1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二。 小工商业者是泰隆商业银行的核心客户。泰隆银行争取这些客户的方法是提供尽可能便捷的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小工商户,他们晚上9点收摊,我们就营业到9点。而且,适应小工商户的特点,我们的贷款‘短、频、快’,大部分贷款不需要抵押,只需要提供保证人。贷款审批程序也简单,新客户两三天,老客户只需要半天,有的甚至能够做到20分钟内贷款打入账户。”泰隆董事长王钧这样告诉浙江市场导报记者。 以客户“声誉” 控制风险 2006年8月升格前,银监会派人对泰隆的资产进行了详尽的核查,泰隆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被认定不到0.83%。微小企业倒闭的风险极大,泰隆又是用什么来控制风险? 对刘巧红的采访给导报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多贷点钱时,她说:“借多了,人都会抖(怕还不起)。”这句话里实际上暗藏着泰隆得以成功的玄机。 “在路桥这边,一个人名声坏了,不仅会被人看不起,还可能找不到合作伙伴,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这是对失信者最大的惩罚。我们敢不要抵押,靠的就是这个。”泰隆银行风险总监金轩宇说。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熊继洲则说,在中国农村,欠钱不还这种行为足以让一个人身败名裂。在一些交往频繁的紧密型群体中这种“声誉机制”也能起到重大作用。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几乎100%的客户都是当地农民、下岗职工或在路桥小商品市场从事贸易的人,担保人则一般是他们在当地的熟人。正是因为扣准了乡村中的这种“声誉机制”,泰隆才得以规避无担保贷款的风险。 “客户家冰箱里 放了什么都知道” 熊继洲曾对浙江的民营及非正规金融机构做过深入调研。他认为,在中国的农村以及大部分县域经济体中,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不可能对当地中小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撇开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不说,国有银行本身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们很难在这一方面取得成功。过长的管理链条带来的信息失真、效率低下问题令这些银行不能适应交易额小、发生密度高的小额贷款。” “夸张一点说,我们的信息员对核心客户家中冰箱里放了什么东西都知道。”金轩宇说。对这些有贷款余额的企业,泰隆近200名信贷员会定时走访,了解行业景气度、企业生产销售动态及企业主个人情况。这一点,国有商业银行难以做到,也正是泰隆等民营金融机构的优势所在。“金融正规军”留下的巨大空档,在台州是由泰隆商业银行、台州商业银行等民营金融机构填补的。 泰隆模式可被复制 泰隆99%以上的小企业贷款实现正常收回,依靠的是第一还款来源,即使在极少数的问题贷款中,依靠借款人自身偿还的也占90%以上。这意味着,泰隆银行的担保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担保”。 熊继洲认为,从中国乡村现状看,“声誉机制”普遍存在,且相当有效。而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实际上也不会构成系统风险。只要监管条例、游戏规则详尽有效,就出不了大事。因而,泰隆等民营金融机构的模式可以复制。 “在浙江一些民营金融机构的运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尤努斯‘穷人银行’的影子。他们在做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做不了的事。”熊继洲说。 2006年1月末,泰隆银行走出路桥区,在台州的一个贫困县三门开设了第一个跨区域分支机构。“这是我们验证自身商业模式的重要一仗。”王钧说。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