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京城银行开查信贷资金入市 专家警示投机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08:48 新京报

  部分银行开始严格发放新贷款,专家警示违规资金入市增加股市投机风险

  2006年到2007年在大牛行情赚钱效应带动下,各路资金蜂拥入市,而这其中也包括了银行信贷资金。针对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这一苗头,监管部门已开始有所动作。2006年末,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要求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

  记者从京城几大商业银行了解到,目前银行已经开始全面清查信贷资金入市。

  据了解近期向银行申请房贷、车贷业务明显增多,而其中有部分资金流向了股市。绍常摄

  新办贷款需签贷款用途协议书

  一商业银行副行长表示,虽然不能说增加短期贷款和房贷都是拿去炒股的,但这种强势增长还是受到股市影响的。根据

银监会此前规定,“严格禁止任何企业和个人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进入股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贷款给企业和个人买卖股票。若发现挪用贷款买卖股票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立即收回贷款。”

  据了解,在北京包括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近期已经开始了自查行动。招商银行一位信贷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老客户,招行已经开始对贷款资金的流向进行逐笔核对,检查是否存在贷款挪为它用特别是进入股市等投资领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考虑对贷款进行收回。特别是招商银行在去年推出随借随还的房贷新品之后,对这些开通了“随借随还”的贷款客户,招行正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如发现挪用贷款买卖股票的行为,将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立即收回贷款。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风险管理部已经将“严格控制贷款资金流向,不允许其进入股票资金账户”写入了该行的贷款管理办法。中信银行已要求各分行、支行等相关部门严格贷款审批,严控贷款资金流向。工商银行则划定违约相关责任。

  与此同时,部分商业银行也开始严格发放新贷款。昨日,记者以客户的身份到某银行以按揭个人住房抵押申请一笔个人贷款时,该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要提供身份证、收入证明、借款合同等外,还得签订一份贷款用途协议书,并一再提醒贷款资金不能用作投资股市、期货、基金等风险投资,一旦发现将被视为违约,须缴纳一定的违约金和罚金,并且也会成为日后贷款的信用污点记录。

  银行追查资金投向尚有难度

  虽然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自查行动,但是要想真正抓住那些利用银行资金炒股的人并非易事。

  “银行明面上的手续肯定做得很全,没有什么抵押的话,信贷员也不可能让客户贷款,但是贷款的理由与贷款资金的流向不符,银行比较难发现,不可能将客户所有的资金流向全都掌控。”上述商业银行副行长说。

  他表示,借款人通过房贷理财产品获得贷款后,如果贷款直接转到借款人的炒股账号中,银行可以跟踪,但若直接提取现金,银行则很难跟踪这笔贷款资金的去向,再或者投资者到这家银行贷款跑到另外一家银行去做投资的话,单凭一家商业银行是无法把他揪出来的。其实,银行对于贷款去向每月一小检,每季一大检,但检查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住房消费信贷领域,基本没有办法完全了解客户通过“同名转按揭”业务和“循环贷”业务获得的资金流向何处。

  工商银行一位姓刘的信贷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个人消费类贷款很难进入投资领域,因为对于住房贷款,银行一般都将其直接转入开发商账户中,而抵押贷款则会转入中介机构账户,但是中介机构等也不能对客户的贷款存放在其账户上很长时间。如果贷款打进客户账号的话,银行就很难对贷款实施监控。

  该名信贷人员透露,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信贷资金进行监控较为困难,因为这些企业的资金往来数量庞大,银行从人力、物力上难以实施彻底的监控。与此同时,银行对优质大客户的青睐也方便了他们利用信贷资金炒股。此外,银行目前都认为

房价不会下跌,因此投资者以房子作为抵押物,只要手续齐备,银行没有理由让到嘴的肥肉溜掉。至于贷款到底用在何处,银行根本无法跟踪。

  近期向银行申请房贷、车贷等个人消费贷款的客户很多,银行很难判断是否与炒股有关。该名信贷人员表示,银行已经开始对新申请的个人消费贷款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如果客户申请贷款买房、买车,这笔钱将由银行监控通过电汇或小额支付系统等,直接汇入房产开发商和汽车经销商的账户,而不能由个人控制,钱款也严禁进入个人账户。而对于装修、教育等其他类型的个人消费贷款,需要贷款人提供装修合同和相关证明,银行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和确认后,才会发放贷款。

  信贷资金入市极大伤害股市

  国泰君安投资银行部一位人士表示,2006年估计已经有不少贷款资金进入股市,这些资金是去年大牛市中的重要资金支撑力量。根据央行的统计,2006年居民户贷款增加6119亿元,同比多增54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7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42亿元。这可能只是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票市场的一小部分。

  该人士认为,大量银行信贷资金入市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杠杆效应,一方面它能够使股票价格大幅迅速上扬,另一方面如果市场上有任何不利的传闻出现,大量信贷资金的抛售就会马上引起股票价格的大幅下挫,这样对股市伤害很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如果银行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监控不当,将会大大影响到贷款回收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不良贷款可能随时增加。此外,对资本市场来说,大量信贷资金进入亦会造成资本市场的无序,从而累积更多风险。

  国信证券分析师杨波表示,在银行所有个人贷款业务中,住房按揭贷款最易获取,并且利息最低,只需付给银行贷款利率即可。此前,很多银行也都鼓励客户盘活房产、用房贷融资。目前,投资者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的年利率在7%左右,如果通过证券投资全年赚取的利益在7%以上,就肯定能获利。

  杨波认为,从去年大部分股票型基金的业绩来看,获利7%以上并非难事,这也是信贷资金入市增多的原因。杨波建议投资者炒股票时,资金最好控制在家庭可支配资产总额的40%以下,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风险,即使股票下跌也不会急于抛售。

  本报记者 赵侠 苏曼丽

  ■专家看法

  刀尖上热舞借钱入市风险大

  抵押、典当、信用卡透支入市成本高昂,同时也面临监管风险

  随着去年股市赚钱效应的不断放大,众多投资者蜂拥入市。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年新增A股投资者开户数达513万,而新增基金开户数突破了700万户,创下了历年之最。在入市的资金中,除了合规的储蓄资金之外,还有违规资金也在曲线进入股市。

  目前,有不少投资者通过抵押、典当不动产获得资金进入市场逐利,更有甚者,要把融资买来的股票再进行典当放大,或者通过信用卡套取现金炒股。这些不可取甚至是违规违法操作的背后,是部分投资者对牛市的错误理解,是对市场状况的一种非理性预期。

  抵押、典当纯属铤而走险

  目前透过银行贷款资金流入股市的主要手段有信用卡透支取现、部分银行“加按揭”或“循环贷”等创新授信业务、包括保单质押在内的贷款,以及透过典当行进行融资等。

  北京华富理财顾问中心理财师方玉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抵押贷款的利息稍低些,住房抵押贷款者,需要付出央行贷款基准利率,6个月以内的短期贷款的年利率为5.58%。此外,买卖股票需要付出1%的手续费等。如果投资者股票收益没有超过10%,难以从股市中得到好处。

  方玉敏表示,如果是抵押贷款和信用卡透支在股市中赔了,不光赔的是高额利息、抵押房产,还有信用度,这种无形的损失也要计入成本里面。

  据一家典当行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典当住房和车辆的月收费率高达3%-4%,有的公司更高,但是投资者借典当行的钱来炒股仍有上升势头。该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典当住房和车辆炒股赚到钱的投资者很少,毕竟典当换取的资金只能做短线投资,投资者无法保证短线一定能赚钱。如果是自有资金被套了,投资者就可以放长线做投资,如果投资是来自典当,那只能被迫低价卖出。

  信用卡透支风险很大

  对于部分投资者而言,他们对信用卡透支取现炒股更感兴趣。他们认为抵押汽车、抵押房产的方式实际上运作起来很困难,银行提供的循环贷款业务也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申请下来。相比较而言,信用卡透支提现更简单些。

  对于信用卡透支炒股的风险,华富理财顾问中心的理财师方玉敏认为,目前,用信用卡取现需要1%-5%不等的手续费(部分银行最高50元封顶),此外每天要收取万分之五的利息,取现一万元一个月最少也要200元费用,最多需要650元;另外,基金的申购、赎回费也要一笔费用,分别为1.5%、0.5%左右。方玉敏表示,基金一个月内的净值增幅如果小于4.55%,透支取现买基金可能就会亏损。信用卡透支的日息加年息,一年的利息应该在20%左右,股票或基金就要有比这更高的回报才能避免赔钱。

  方玉敏提醒投资者切莫透支信用卡进行风险投资。很多精明的持卡人用信用卡透支进行炒股等风险性投资,这些投资渠道往往风险较大。用自己的钱炒股,最多把本钱输掉,而透支来的钱不但可能赚不到钱,还有可能背上一身债务,偷鸡不成蚀把米,就不值得了。

  本报记者 赵侠

  ■链接

  银行资金流向股市大幅增长

  1月份,上海中资商业银行除贷款多增外,有价证券及投资新增195.8亿元,同比多增75亿元

  中国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月9日发布货币运行情况报告称,由于受证券市场交易行情的影响,1月份,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同业存款增加1356亿元,同比多增1533亿元,其中大部分是证券公司和结算公司的存放款。

  1月份,上海中资商业银行除贷款多增外,有价证券及投资新增195.8亿元,同比多增75亿元。今年1月15日央行再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月末备付金率较年初下降近2个百分点。

  统计还显示,当月,上海中资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同比下降较多,现金收入合计2292亿元,现金支出合计2397亿元,收支相抵当月现金净投放104.9亿元,同比少投放242.6亿元,同比下降69.8%。

  央行上海总部分析,当月现金少投放主要与工资性现金支出减少和商品销售及服务业现金收入增加有关。受今年春节后移影响,1月份工资性现金支出同比下降42%,而受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的影响,当月商品销售和服务业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和20%,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2.2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