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银联欲打造全球第三支付卡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 06:29 信息时报

  面对国际卡巨头步步紧逼

  时报记者 袁峰

  从12月11日起,WTO过渡期正式结束,中国金融业正式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巨头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这一政策放开让众多国内银行倍感压力,其中也包括一直倡导打造民族品牌的中国银联。12日,有消息称,中国银联欲向原有股东以及外界募集30~40亿的资金(本报13日B02版已有报道)。中国银联有关人士透露,中国银联的目标是打造成全球第三大支付卡品牌,从交易量来看,这只是时间问题。不过,随着人民币业务的开放,万事达、VISA等国际卡巨头的“长驱直入”,会给银联带来一定挑战。

  入世五年 两国际巨头占据国内“半壁江山”

  其实,与国际寡头们的正面冲突,并非突如其来。在

银行卡市场,国际银行卡巨头Visa和万事达两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总和超过了90%,在中国内地也占有半壁江山。根据Visa国际组织公布2005年业绩显示,去年中国内地Visa国际卡的交易总额突破153亿美元,收入到达2600万美元(大概2亿人民币)。而在信用卡市场上,目前Visa和万事达发行的4、5字头信用卡仍旧控制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国际卡巨头的强势“抢滩”来源于其巨额的广告营销投入和对发卡行的费用补贴。据银行业某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Visa对国内银行的营销投入,是去年同期的3~5倍,加上投入1亿美元购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品牌独家使用权,其投入的广告费将高达5亿美元。MASTER在中国的广告费用也高达5000万元。

  尤为重要的是,他们还以承担营销费的方式给商业银行反佣,即对国内银行发行Visa 4字头BIN号银行卡进行奖励。目前,一张信用卡的补贴费用已经从5年前的几十元,上升到现在的几百元。而某国有银行银行卡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银联由于资金有限,很难在费用补贴上与国际卡巨头抗衡,这也直接导致了国内银行发银联卡并不积极的局面。

  不仅如此,该人士还透露,Visa、MASTER等国际巨头还将采取为收单银行扩展外卡收单商户提供资金支持,为争夺国内转接市场提前做好准备,这些致命的“杀手锏”给中国银联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形势严峻 中国银联奋起“反击”

  面对严峻的竞争态势,中国银联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路线:立足本土发展,逐步拓展国际化网络。一方面,目前,中国银联正在全力推行自己的标准卡。到今年9月底,申请银联BIN号的银行已经达到172家,其中已经发行银联标准卡的机构达到138家。同时,中国银联与包括工、农、中、建、交、民生银行在内的10余家商业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这些银行承诺使用银联标准。在此基础上,为吸引更多银行启用银联标准,今年10月起,银联不惜重金为标准卡派发多重优惠。

  与此同时,中国银联的国际化步伐加快,开拓受理国和受理商户数量,使银联卡的受理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有26个国家可以受理。中国银联品牌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本土银行卡品牌在以小搏大的过程中,不得不采用内地防御、海外拓展的方式,可以说是目前银联唯一能牵制比其强大数倍的竞争对手的方式。因此,目前的企业战略在外人看来,也显得积极而充满冲击性,面对早就被巨头垄断的国际市场,银联在海外发卡的国家即将突破26个,而这一步伐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政策的倾斜也给银联卡带来了生机。今年年初,央行就已发文确定中国银联人民币卡转接市场的惟一合法地位。“推广银联标准卡可以进一步集约发卡和受理资源,塑造中国自主的银行卡品牌;也有利于中国人自主掌握银行卡信息标准,而不是被国外的银行卡组织垄断,从而规避国家金融信息风险。”中国银联首席研究员林采宜人士同时表示。

  链接 2010年,信用卡市场收入或超50亿美元

  据麦肯锡预测,中国信用卡市场2013年利润将达到130~140亿元。到2010年,中国内地信用卡市场的年收入可能高达30亿美元以上。如果全面开放信用卡业务,到2010年信用卡的市场收入有望超过50亿美元。

  中国是任何一个巨头都不可能放弃的巨大市场,Visa、万事达等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尚未全面开放的情况下,就已经采取各种手段与银联展开了对中国市场的争夺。早在数年前,这些国外大型发卡机构通过或参股国内机构、或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纷纷提前介入人民币卡发卡业务,使其在中国的受理业务迅速扩张;一些国外占主导地位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也已涉足国内发卡机构的数据处理服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