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楼的差距:从数据集中到应用集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10:41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恳

  面临转型的国内商业银行都在苦练“内功”,而“数据大集中”则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比拼的焦点之一。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数据大集中的现状究竟如何?和国外金融大鳄相比,差距在哪里?集中之后的风险又是如何分布?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德勤企业管理咨询的中国区主管合伙人施能自。

  施能自称,国内的银行以前是以省市为中心,建立相对独立的IT中心和业务系统。“这种模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系统信息各自分割,不能有效交流。” 施能自说。

  从1999年开始,国内

商业银行,例如工行、建行、中行、交行等大银行,以及招行和浦发等中小银行先后开始尝试数据大集中。目前,这些商业银行基本完成数据大集中的工作。

  但是,施能自认为,这和国际银行之间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国际领先的银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进行了数据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从数据集中到应用集中和业务集中的升级,例如花旗和汇丰。另外一方面,2000年以来,也出现了银行由于成本考虑,在数据集中和运营(尤其是后台)集中后,向离岸外包模式转变的趋势。

  施能自称:“相对于国际领先银行而言,目前国内银行的数据集中还处于从数据集中到应用集中和业务集中的升级阶段,而后者远远没有实现。”

  施能自做了一个比喻。如果一个IT中心就像一座房子,那么以前的国内商业银行,每个分行都有一座房子,因此每一家银行都拥有数量众多的又矮又小的房子。而数据大集中,则好像把所有的小房子拆掉,重新修建一座高楼,其中数据大集中就是这座新楼的地基。地基好,楼才能建得高。而中外银行的差距则好比,外国的楼房修了10层,但是国内的银行只有5层、6层。

  与此同时,施能自还认为,不能忽略银行数据集中之后的风险。

  施能自称:“数据集中也集中了管理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比集中前有所放大。”

  尽管从流程而言,数据集中为银行风险防范提供了核心数据基础,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数据集中后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特别是操作风险管理和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据集中后的系统,如果出现崩溃,很可能引发灾难性的结果。

  施能自认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灾难备份中心建设、风险监控系统、应急体系建设和集约化数据中心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却相对滞后,这对于防范数据大集中之后的风险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