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明星支行褪色记:1.8亿元车贷骗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10:34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王平

  曾是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下称“北京农行”)“明星”支行的某支行,随着审计问题的曝光,其光环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亦浮出水面。

  据北京金融界知情人士透露,在北京农行的整改中,该支行原行长和主管副行长分别受到了开除留用和行政记大过的处分,其原由在于高达1.8亿元的车贷骗案。

  行骗者已潜逃国外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2005年的例行审计中,该支行被查明在从2002年到2004年的短短两年间,向北京一家汽车经销公司累计发放由该公司担保的汽车消费贷款4亿元,其中1.8亿元贷款资料系虚假伪造。

  目前,该汽车经销公司负责人已经潜逃到国外,农行尚待通过司法途径追索损失。

  工商资料显示,该汽车经销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以汽车销售和相关服务为主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是国内少数享有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之一,2002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

  该公司的骗贷手法是直接制造虚假的

购车人资料。虚造的资料不仅有购车合同,销售发票,还有收入证明、汽车销售发票、机动车登记许可证、汽车行驶证、
汽车保险
单等一系列虚假资料。

  被套取的银行贷款资金,随后被该汽车经销公司的负责人通过旗下控制的子公司汇往深圳,并随后被提现。

  在北京农行的众多下属支行中,该支行属于“成立时间短,历史包袱轻”的支行。有关资料显示,该支行的贷款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截至2005年初,该支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规模已达到4亿元,年均汽车消费贷款增长1亿元,在北京农行系统中,因车贷增长速度名列前茅而被视为“明星支行”。

  但是,该支行车贷规模增长速度快,车贷的不良贷款率增长也很快。一位知情人士说,该支行在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发放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农行信贷管理程序执行,有些信贷员不按规定审查客户的个人收入证明,不执行当面签署借款合同和借据的规定,对大额贷款也不按规定进行入户调查,不按规定办理车辆抵押登记手续,导致大量贷款被骗。

  支行长权限

  虚假骗贷得手,与个别银行职员的违规操作有关。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贷前调查中,该支行某些信贷员经常不到企业进行调查核实,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也未给予尽职调查,甚至对明显虚假的报表数据也不闻不问。

  2002年,为了鼓励大力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农行把由汽车经销商提供担保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由

人民银行规定的最高6成按揭、5年贷款期限,分别放宽到9成、8年。

  随后,北京市分行下放审批权力,将对汽车经销商的授信原先由贷审会审批下放给个人业务处审批,而个人业务处主要负责开拓市场,并且还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对每笔汽车消费贷款奖励一定数额奖金。

  业务的迅猛扩张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使操作风险加大。一位银行业人士介绍,按规定一个信贷员最多管理300户,而在这家支行,一个信贷员管理多达1000多户。上述骗贷的汽车经销商所申请的1500多户、共4亿元的汽车消费贷款,也只是在一个信贷员的管理范围。

  虚假骗贷案,还暴露了当时有些支行行长的权力过大、使总行监管困难加大的问题。据银行人士透露,2003年以及之前,北京分行的一级支行信贷审批权限为5000万元,即使是首笔贷款,企业评级达到AAA级,也只需向分行报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