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把金融时报办成一流的财经媒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10:09 金时网·金融时报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苏宁

  ●坚持“四个依托、四个面向”,把金融时报办成一流的财经媒体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坚持“三贴近”,不断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快金融时报的改革与创新

  ●建设专业、敬业一流的团队,加强和改进记者站的管理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工业生产增长有所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增速提升,消费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年初以来,人民银行系统按照年初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32次、140次常务会议精神和有关工作要求,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和本外币政策协调,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完善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促进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努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切实加强统计研究、信贷征信管理、支付体系建设、反洗钱、货币发行、经理国库等工作,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人民银行依法履行职责、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保持了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维护了金融体系安全稳定运行。前不久,我们召开了党建工作会议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人民银行系统党的建设和金融服务各项工作,站在新的起点和新的高度,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任务和措施。

  在充分肯定当前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民银行各项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一方面,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包括投资增长过快、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等,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人民银行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队伍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都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金融时报是从事金融宣传工作的专业媒体,围绕金融工作中心、服务金融改革发展大局,是我们的核心任务。近年来,金融时报在新一任报社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紧密围绕金融中心工作,努力发挥金融新闻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取得了新的成绩,作出了新的贡献。与此同时,报社面对金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以及新闻媒体市场竞争的挑战,团结进取,在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新闻采编业务中加强即时策划,重大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能力明显提高;理事会筹备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各理事成员单位就建立更加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初步达成共识;中层干部实行了任期目标竞聘制,普通员工实行岗位双向选择聘用,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实施了采编平台和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提高了报纸生产的科技含量;改进了采编考核体系,加强了采编业务质和量的评价体系建设;完善了报社五年规划,使其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性;与中国金融学会共同发起“首届中国金融论坛”,扩大了报社的社会影响;为改善办报条件,购买了新的办公大楼。这些措施对金融时报社的业务和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并将为报纸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行党委对报社的改革措施和工作思路是充分肯定和支持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报社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在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金融业的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和调控与监管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今年年底前,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中国金融业将面临外资金融机构的严峻挑战;媒体行业与文化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文化体制改革提上日程。这些都对金融时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社的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调整发展战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报纸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把金融时报办成具有广大读者群、权威性的经济金融报刊,更好地为宣传国家的金融政策服务,为金融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在此,我就金融时报今后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第一、坚持"四个依托、四个面向",把金融时报办成一流的财经媒体。

  一是依托金融,面向经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金融发展也离不开经济,金融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我们虽然名为"金融时报",但不能单纯以金融论金融,要以金融论经济,以经济论金融,从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宣传金融政策,从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把握经济的脉搏,充分利用金融优势为经济金融发展服务。

  二是依托央行,面向社会。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作为金融时报主管部门的特点,利用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优势,利用人民银行丰富的经济金融新闻信息资源和各项研究成果,宣传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提高报纸的质量和权威性。同时,又不能仅仅为人民银行和金融界服务,要为全社会服务,向全社会宣传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宣传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进展,为经济金融发展和稳定服务。

  三是依托专家,面向大众。要把权威性与可读性结合起来。要广泛联系,发挥金融系统和社会上专家学者的作用,多刊登他们有见地、有深度的观点、评论、文章等,创办具有"招牌"作用的特色、精品栏目,不断提高报纸的权威性;同时,要面对广大读者群,在把握专业性、准确性的基础上,深入浅出,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满足广大群众扩展经济金融知识、理解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要求,既满足专业人士需要,又赢得大众读者欢迎。

  四是依托国内,面向世界。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作用与影响不断扩大。我们要通过报纸了解世界,世界也要通过报纸了解中国。对经济金融进行宣传报道,不仅要熟悉国内,还要了解国际;不仅要宣传中国,还要报道世界。同时,要从观察、分析国际与国内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中,加以客观、全面和有说服力的宣传报道。这既能增强报纸的权威性,也可以提高报纸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舆论的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是坚持政治家办报的要求,也是新闻媒体发展的立身之本。金融时报作为传播国家金融政策和金融信息的主渠道,更要充分认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正确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要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一些可能误导舆论的流言,适时澄清和正确引导;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真实的新闻和负责的评论确立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不跟风,不炒作;在政策的解读上,要"讲政治",始终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维护经济安全的高度,使报纸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

  第三、坚持"三贴近",不断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中央明确提出,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宣传工作。金融时报要结合本报特点,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当好决策参谋、

理财顾问和金融运行状况的守望者。

  贴近实际就是要贴近金融中心工作,重点突出报纸的宏观政策性和指导性。要及时、准确、全面地传达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大力宣传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密切关注金融改革发展中的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传递国内外金融新闻动态,报道我国金融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成就,全方位地反映金融改革发展进程,促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金融运行和金融行业员工火热的生活,突出报纸的前瞻性和可读性。当前,金融改革日益深化,金融运行中出现了许多新趋势、新情况和新问题。金融宣传报道必须深入到改革实践中去,扎根基层,及时反映金融运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深入挖掘金融事件的背景、内涵和影响,追求理性、深度、权威的评析性报道,突出精品意识。同时,我们要配合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金融工作的侧重点,挖掘新典型和新案例,开展深度报道。

  贴近群众就是要贴近读者和市场,着力体现报纸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与目标读者群的沟通,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了解他们对各项金融政策的反应,以他们的社会立场和价值站位来决定报纸的资讯处理和话语表达。在形式上,报纸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开掘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提高新闻写作的技巧,成为读者工作生活的好帮手。

  第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快金融时报的改革与创新。

  社会对经济金融领域关注度不断提高,新的经济金融类专业报刊大量出现,时报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根本转变过去那种内部刊物机关化管理的模式,学会用市场的办法解决报纸经营体制问题,力争在三五年内实现报社在新闻产品生产方式、盈利增长模式和经营管理机制、人事制度等多方面的市场化转变。

  要尽快提高报纸的竞争力。要以市场热点为导向改革新闻采编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策划新闻产品。要加强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报社经营管理机制的市场化转变。探索完善理事会制度,继续深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理流动为特点的人事制度和岗位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利用时报多年来建立在行业依托基础之上的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传统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报社的资源配置,努力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努力拥有更多社会话语权,不断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和市场空间。同时,科学制定金融时报和子报、子刊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发展规划,发挥合力作用。

  第五、建设专业、敬业一流的团队,加强和改进记者站的管理。

  一流的报纸,需要一流的队伍和一流的管理。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报刊无法高效运行;没有专业、敬业的办报队伍,无法办出有影响力的报纸。要从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切实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和精神文化建设。推进报社企业文化建设,做好在职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报社员工素质技能,形成以增强凝聚力和进取意识为核心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培养一支政治觉悟高、大局意识强、有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团队。

  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以保持稳健高效、鼓励开拓创新为核心的业务运行管理和激励机制。报社要加强对各地记者站的管理,人民银行分支行要对记者站新闻报道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并继续为驻站记者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金融时报的记者要依法合规履行职责,同时,要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和对新闻的敏感性,向社会性报刊的同行学习,不怕辛苦,不等不靠,主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以最快的速度、最新的角度、最深的力度捕捉新闻信息、挖掘新闻价值,在金融新闻采访和宣传报道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

  希望报社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把握机遇,克服困难,继续坚持开拓创新、努力进取,争取更大的成绩!

  (此文根据苏宁副行长在2006年8月16日金融时报社全国记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