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资金面暂紧大行撤身回购交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03:08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郭茹 发自上海

  由于在央行抑制信贷规模扩张的调控中首当其冲,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已略显紧张。近来在银行间回购市场上,四大行的报价明显减少,而其他机构的资金则显得相对充裕,报价活跃,引导着回购利率的下行。

  “现在回购市场上大行的报价很少,融出的资金也少了。”一国有商业银行交易员说,“都是一些中小机构在报价。”

  他解释,在几次被发定向票据和上缴存款准备金后,大行的资金面的确变得有些紧张了,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由于中小机构的资金相对宽裕,这样市场整体表现为对资金的需求减少,所以回购利率呈持续下降趋势。

  昨天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继续延续前期跌势,1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下跌1.59个基点至2.1725%,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下跌0.92个基点至 2.4468%。

  大行资金面的趋紧显然与央行一系列差别调控的紧缩政策有关。

  今年以来,为抑制信贷规模的快速扩张,央行分别在5月17日、6月14日、7月13日发行三次定向票据,国有商业银行每次都首当其冲,排在被发对象的前列。根据公开报道整理的数据,在这三次定向票据的发行中,建行共被发800亿,农行被发500亿,中行290亿,工行270亿,占到了所发行定向票据总量2500亿元的74%。

  而央行两次上调存款

准备金率0.5个基点的政策也仍是差别性的,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合作银行不在上调之列。

  此外,对于大行资金出现的暂时性紧张,分析人士还指出,这可能跟新股申购资金解冻后,出现的资金结构性分流有关。

  “因为IPO冻结的资金都集中在大行里头,现在资金解冻了,就退回到其他银行去了。”福州商行的债券人士林子君说。

  中国银行也在一份分析报告中表示,在看似宽裕的市场中,大行融入资金增大,可能是因为新股网下退款,造成部分机构有短暂流动性缺口。这也表明流动性存在着机构性分布不均,利率走势并没有切实反映出市场内暂时资金趋紧现象。

  四大行的暂时性“缺席”,使得“全国性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上融出资金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而融入资金量则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根据中国货币网统计的信息,一周多来,全国性商业银行融出资金占比从先前的84%逐渐下降到了60%左右,昨天的这一比例为62.34%。而融入资金量从300亿元左右增长到500多亿元,昨天则受市场整体资金量回落影响下降到了285亿元。

  除了四大行之外,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还包括多个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行、民生、招商、华夏银行等。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中国货币网的统计中,包括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其他金融机构”融出资金的占比则呈快速提高的趋势。近三天来,其他金融机构融出资金占融出资金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8.9%、27.21%和21.5%,而此前这一比例还维持在5%~7%左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