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史建平:中外银行业竞争时代即将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 12:32 新浪财经

  

史建平:中外银行业竞争时代即将开始

上图为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史建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8月12日上午,由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执行办公室携手第一财经日报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在北京亚洲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由新浪财经提供独家网络支持。以下为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史建平在会上表示,我们以前一直说加入WTO表示狼来了,其实好象进来的不是狼,还不错,挺和善的,跟羊差不多。我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是一种表现现象,应该说真正的中外银行竞争的时代还没有开始,即将开始。WTO过渡期结束后,外资银行进入将对中国银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原来不管怎么说,虽然外资银行进来了,但是我们这个闸门还是关着的,我想让他进多少、怎么进来,我们还是有主导权的。中国的金融当局还是有主导权的,他要设分行,银监会给他压着,不批他,也不说不行,我放你一年两年他也没办法。但是如果以后要真正开放了,按照国际规则来办事就不行了。

  严格来讲,说你这个银行法上面规定了,比方说递交申请有什么条件,多长时间你必须要作出答复,如果银监会不答复,够条件不让他设,他可以告你的,所以到时候门打开以后就关不住了。现在不一样,所以这段时间外资银行进入的数量有限,所以多方面考虑,从保护国内的银行的考虑更多一些,主动权在我们手里。但是一旦过渡期结束,实际上我们的主动权就交出去了,交给市场了,所以真正的竞争时代即将到来。门打开了,打开以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经常拿一个比喻,入世了,也就是中国的银行业要跟国际银行业在同一个舞台上面用同一种规则来进行竞争,但是中国的银行业还是非常弱小的,别看个儿大,前一百家银行里面前面有好几家,但是从总体实力来讲还是一个弱小的银行体系。

  举个例子比喻一下,像

拳击,拿到拳击台上面,国际市场,用拳击国际公认的规则去竞争,但是这两个拳击手实力相差太悬殊,人家是重量级的拳击王,我们顶多是65的公斤级,这两个要同样竞争、打的话肯定要输了。原来说我们也没有怎么输,原来是关着门,我偷偷的出去打一拳,而且我们有自己的规则,就像我们把武术的规则用进去了,这个打不过人家来个别的,但是以后也有规则,不能用南拳北腿了,这个挑战、压力是很大的。

  具体来讲这个压力会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WTO过渡期结束以后到底会在哪些方面有影响?实际上在国内研究已经很充分了,已经谈了很多了。我大概的说一下:

  第一,客户的流失。这个恐怕是非常突出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现在银行业市场上大面都遵循二八规则,20%的高端客户能够给银行提供80%的收入来源。现在外资银行进入的策略就是中高端,我们可以从保险业的开放看到一些端倪。现在外资保险机构,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获得的中国的这些客户信息,几乎中国的高端客户都被外资保险机构扫进去了,当然不一定全拉过去,反正他们都在攻中国的高端客户。

  我在有一次会议上和一帮企业家,都属于高端客户,这些高端客户无一例外的全部都成了外资保险机构的客户了。所以外资银行进来以后首先就是攻高端客户,如果我们20%的高端客户被外资机构给拿走了或者拿走了大部分,中国银行业我们的民族银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可想而知。

  第二,一种价值链的分割。银行的产品也是有高端、低端的,外资机构进来以后主攻的是那些投入少、附加值比较高的服务。比方说我们的国际集团业务,现在广东、上海我们的国际集团业务外资已经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了。再比如说

理财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现在我们国内的银行也是在紧紧的抓这块,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竞争力远不如银行,其实我们现在国内银行可以说理财的概念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如果外资机构把高端的业务都拿走了,我们中资机构只能像我们现在的加工业一样做一些低端的加工业务。

  第三,我们的产品创新可能被边缘化了。本来我的产品创新能力不强,国内银行的产品创新绝大部分是模仿,如果外资机构进来以后,他们再研究研究中国的市场特点进行一些创新,我们就更没有什么余地了,我们只能跟着人家的后边走。

  第四,人才流失。这个问题这些年一直比较突出,如果外资机构大规模涌入中国以后,我们的人才流失将更加严重,可能我们大批的中资银行人员会流入外资银行,因为他来了以后员工肯定要进行本土化。

  第五,中资银行会面临丧失赖以生存的天然屏障。其实我们的中国银行为什么在这么高的不良资产的情况下能够活的挺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的高储蓄,有十多万亿非常稳定的储蓄支撑,所以他照样活的很好。外资机构进入以后势必将一部分储蓄分流,我们内资银行、中资银行赖以生存的天然屏障可能就会消失。

  第六,风险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这两年都在谈风险管理,不良资产率要下降,我担心这可能是暂时现象,为什么?刚刚说高端客户流失,高端价值客户的流失,人才的流失,又没有创新能力等等等等,这样一来以后我们的中资银行就沦为给人家做一些低端业务、低端客户的银行,这样我们的不良资产可能会反弹。完全有这种可能,要扩张还得拉客户啊,没有好客户,一般的、不行的也只能拉进来。

  第七,机构与品牌可能被边缘化。这个我主要指的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现在一些城市商业银行。我曾经接触过一些被外资入股的中小商业银行,我也跟他们外资机构的一些代表深谈过,他们的战略目标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中国银行给他卖产品。也就是说使得我们的银行成为他在中国的一个他的产品的分销商,而把你的银行的特色抹杀掉,甚至把你这个品牌的特色抹杀掉。

  第八,现在我们国有银行引资,包括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引资,引资的效果会怎么样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可能在未来几年这种效益会逐渐体现出来。这种效益怎么样,现在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前关于国有银行引资的问题有过一些争论,但是现在从官方的口径来讲一边倒了,媒体有不同意见也不让说了,确实这里面有很多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些问题,我后面会谈到。

  据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可能国有银行高层那儿动的很厉害了,但是到了基层我们在座的可能很多都是来自于国有银行的基层分支行的,我发现很多依然如故,照样在生产着大量不良资产,所以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一种风险。

  最后,外资大规模进入以后肯定要增加我们国家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比如外资入股,再加上到国外去上市、到境外去上市,都交给了市场,一方面以后的国际金融风险就会直接的传递给我们,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产生金融危机了立马会传递到我们这儿,不像以前那样了,当时亚洲金融危机那么厉害,我们国内还是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状态,以后就不一样了,大门打开了。

  还有一个风险,我们的银行是外资入股再加上在国外上市、在境外上市,我们银行被恶意申购、恶意并购的危险也大大增加了。

  我简要的把可能产生的影响简单说一下,当然也有积极的影响,增加了竞争,促进大家改善管理。

  我重点想谈几个观点,和大家一块讨论。

  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我一直在想我们的金融开放是不是需要一点儿大国意识。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反正美国承认,美国认为你中国是一个大国,他始终不承认中国是他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个词绕来绕去,实际上他骨子里面把中国作为对手,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他要称霸就不让中国发展,千方百计遏制中国。中国现在要强大起来、要发展,必须要跟世界打交道,要走向世界,这也没错,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一个矛盾,中国应该怎么对待。我不能像那些小国家那样用小国家的心态或者一种视野来进行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为什么?人家把你当对手,韩国开放美国不会把韩国当做对手,所以小国家的对外开放可以依附在某个大国身上活的很好,但中国不行。

  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在金融改革当中,很多事情上面,在一些政策的制定上面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作为一个大国怎么样推进金融改革、金融开放,包括国有银行的问题,包括汇率的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前不久我曾经跟美国的高官做过一些交流,由美国的商务部的副部长、美国贸易副代表、美国国务院的两个经济官员,他就谈中国汇率问题的态度,他了解中国的学者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态度。我给他们讲了一个道理,我说中国是一个大国,现在无论政治上、经济上都是大国,人口上不用说了。作为一个大国首先要对世界负责任,美国一直强调中国要对世界负责,我说对,中国要对世界负责,但是中国对世界负责之前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如果中国不对自己负责,中国自己先把自己搞乱了怎么对自己负责,对世界负责的前提是中国稳定、发展、富强。美国政府老是逼中国

人民币汇率升值,一直逼着中国,我说你就对世界不负责任了,你对中国不负责任所以对世界不负责任。我跟他开玩笑,我说你非得让中国的人民币升20%,美国人说40%,我说我升20%,满足你美国人的需要,中国一大批企业就倒闭了,我说几千万的工人就要失业了,这些工人失业了干吗去啊,没饭吃了,一部分人偷渡到美国去,偷渡一千万,然后再有几千万到北京、上海这些地方到处流浪,拿着刀子见着美国人就抢,中国乱了你还敢来吗。现在全球都把中国作为一块肥肉,大家都想分享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是因为中国稳定,咱们中央讲稳定压倒一切,一直保持稳定让大家都有饭吃,虽然吃的不太好但是都能吃饱。我说美国老拿这个政策压中国合适吗?

  还有说到国有银行的问题,因为我以前也曾经发表过一些言论,咱们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没有必要。当时我在中央政策研究室也谈过这个观点,当然内部的会议上我说的比较偏激一点,在这儿就不敢说了。美国人也问我为什么不同意把股权出让呢?我说很简单,因为国有银行是中国重要的合资资源,我说美国有战略的意识,我们去收购你一个小小的石油公司,这个石油公司对美国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主要业务在亚洲,你动用政治力量、国会力量否决这个收购案,我中国那么重要的国有银行为什么就要卖给你呢?而且我的国有银行里面有很多的国家机密,我们安全部的资金走向、我们的军费走向不都在国有银行嘛,你参合进来。现在都有一种说法,说这个不可能,人家不参合你的业务都能想办法弄你的情报,作为银行的董事、高管人员怎么了解不到这种信息呢。我们总是想政治跟经济分开,但是美国人就没分开,凭什么我们把人家想的那么好呢?

  当然关于定价问题,很多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就说一个国家、一个大国,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应该有点儿大国意识,大国意识一个是对世界负责任,我怎么样才能对世界负责任?我首先要对本国国家负责任、对老百姓负责任,然后才能谈得上对世界负责任。再一个,我这个大国不能听人摆布,在国际市场上要讲中国化,就是我应该参与国际事务,要有发言权。我们现在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在国际事务中根本没有任何发言权,咱们改一改把武术结合起来,把中国的东西融合进去,还有希望打胜,但是如果非要用人家的规则的话我们必输无疑。

  所以我觉得在全球化过程当中、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肯定有好东西啊,我自己应该保留,而且要介绍给世界,要对世界有所贡献,这才是中国应该有的特点。现在我感觉已经把民族的东西、传统的东西丢光了,现在有一个可能几代人以后会产生非常可怕的后果,就是全民学外语,都在那儿学外语,现在有的小孩子中文没学好,外语学的挺溜的。有一句话,在中国的大学讲台上有中国的老师对中国的学生用英语讲中国的事情,滑稽、可笑。几代人下去以后,我们现在写字也不怎么写了,不用说小孩,现在连我有时候要用写几个中文字我都想不起来,怎么写,忘了。文字要没了中国的文化就没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后果。确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长久不衰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况且五千年的文明,这种文化肯定是有独特的东西,有非常优秀的东西,我们没有研究它,现在一味的接受国外,这是非常可怕的。很多场合我建议以后所有的大学以后全部取消外语课,外语的专门大学专门培养外语人才,政府应该下一道禁令,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面所有的像研讨会、谈判全部用中文,外国人不会可以不来啊,来了不会请中国人翻译啊,我们外语行的学生有的是,再不行到新东方去,他培训嘛,一这个产业就出来了。这个开玩笑。我就是说开放过程当中要有大国意识,以我为中心,这个非常重要。

  第二,我也思考我们中国的银行体系症结到底在哪儿、根源在哪里。改革开放时间不算太长,有二三十年了,快三十年了,不断的改不断的改,而且国外有很多经验可以让你借鉴,为什么我们的根本问题还得不到解决。不是引一下资就能解决的,不是搞一下股改就能解决的,国有企业股改十多您有几家好的,不都失败了吗。现在证明中国的企业改革基本不成功,为什么咱们的股市这几年大熊市,今年好一点儿了,没好的企业吗?刚才李博士说了,好的几家都是国有垄断性行业,而且我们这些企业都拿到国外上市去了,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都让外国人享受了,不在国内上市,我也反对国有银行都到国外上市,真正有点儿好的股票都到国外去了,我们买不着。

  比如通讯行业,我们高额的电话费,双向收费赚的钱让国外收益了,如果我们买这个股票也能平衡一点儿。能说我们企业改革成功吗?不太好说。

  银行通过股改、通过上市真正能解决问题?我不敢这么说。其实大家都知道,关键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当然最关键的人是你的一把手、你的高管层这个群体。而我们这个群体是不是由市场产生的呢?不是由市场产生的。这个恐怕是一个根源,所以我们说有些国有企业搞的好坏主要看领导人怎么样,领导如果大公无私的又有思想这个企业就能搞好,但是如果他无能给他多少资源都浪费了。所以我们要提升核心竞争力,说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理论,其实在中国这个特殊情况下面就是一个高层的人士的问题。

  第三,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问题。过渡期结束了外资可以大摇大摆进来了,但是我们内资民营银行呼唤了这么多年,一直不让出生,你说你早点儿产生民营银行业好,把市场先占一段,我们就不愣不让出生,到现在也没有松动的迹象。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改制必须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什么道里啊?为什么必须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啊?好象没有外国人就干不好了,其实中国银行业一个非常典型的、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招商银行,招商银行没有外资啊,但是招商银行咱们现在可以说中国最好的银行。所以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对内开放。

  第四,如何看待国有银行地位的问题。现在都说股份制改造推向市场了,政府不管了,但是在中国的国情下面国有银行承担的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战略任务是不市就能够卸掉了,恐怕不现实,因为我们整个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完成,国有银行所承担的原来得那种任务是不会被轻而易举解除的。大家都知道国有银行这么多年为什么这么多不良资产,是在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买单。有人说银行怎么怎么样,其实冤枉银行了,为中国的改革买单,为中国这么多年的稳定在买单。所以我跟老外讲,我说你们给中国的银行评估那么低,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价格定的那么多,我说你们根本没有看到中国的银行善良的那一面。说我们的不良资产高?我们的不良资产高不是减值的因素是增价的因素,如果没有背这些东西我们肯定干的更好,所以要另外一个角度解读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以后国有银行是不是完全走向市场呢,我觉得不太可能,现有的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管的太多,所以政府必须要有工具,工具说白了就是钱,银行40万亿资产政府不可能都用。

  最后,我们这个银行业还是一个弱小的行业,在开放的过程中政府是不考虑一些保护措施,面对前面讲的各种挑战、各种影响,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些措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