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信银行上半年盈利36.75亿 多数指标超进度完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苗燕

  刚刚完成了一次上市前蜕变的中信银行,自信地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昨天记者从中信银行了解到,截止到今年6月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量达6711.5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了8.9%。账面利润达36.7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005年底利润总额63.34亿元的58%。

  “这一业绩对于正在等待上市的中信银行来说是一个良好的信号,将有利于它的上市计划,包括它的上市定价。”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中信银行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中信银行绝大多数指标完成情况超过时间进度,利润增长平稳。2006年6月末,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10.96亿元,不良资产比率降至2.51%,资本充足率达到了9.44%。

  “参考已上市的股份制银行的基本指标,更加可以说明中信银行已经做好了上市准备。”上述分析人士对上海

证券报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招商银行2006年1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122.1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7%。2005年底,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8.26%,不良贷款率为2%以下;同期华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61%,不良贷款率为3.96%。

  中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似乎使得中信银行上市与否不是那么重要。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尽管已经有了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但中信银行还需要追求更高的发展速度,并且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的补充资本金的通道。

  7月19日,中信国金签署了入股中信银行的协议,成为持有其19.9%股份的股东。这被认为是中信银行上市前梳理内部股权结构的一次行动。

  业内纷纷猜测中信银行将继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但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公开表示称,“是否继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要取决于各方面因素,包括监管机构、市场因素、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我们自身进展等,目前无法给出确切的上市时间表。”

  曾经成功带领中信嘉华银行和建行上市的常振明日前重返中信集团,在中信银行上市的关键时刻,常振明的出现,无疑让人们对于中信银行未来的发展又增添了一份信心。

  准上市银行

  兴业稍逊中信

  中信银行与兴业银行分别排在中国银行业10强中第7名与第10名的位置,两家银行也同样计划在今年内实现上市目标。而且,兴业银行已经先行一步向

证监会递交了A股上市申请,中信银行的上市时间表还尚无踪影。

  尽管两家银行的背景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目前两家银行的发展状况却有着类似之处。

  对比这两家银行的一些财务数据后可以发现,从资产规模上看,兴业银行稍逊于中信银行,但郭田勇指出,兴业银行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不容小视,其业务增长速度很快,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增长中的瓶颈。

  兴业银行2005年年度报告显示,该行总资产达到4740亿元,每股净资产3.03元,去年净利润为24.55亿元,每股收益高达0.61元。但兴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8.13%,刚刚过了8%的底限,因此,有必要通过上市来提高其资本充足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