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国有银行改革目标尚须再三重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 16:5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评论员 李利明

  迄今为止,国有银行股改已经进行了两年半,在此期间,三家国有银行相继完成了财务重组和股份公司的设立,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建行和中行相继在香港上市,工行将在年内上市,股改的成果举世公认。

  但是,随着股改的深入进行,随着国有银行的“价值”越来越被发现,围绕着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开始参与、影响国有银行的股改进程,他们的要求和表现,使得国有银行改革向当初设定目标迈进的步伐减缓,甚至已经出现偏离目标的情形。如果处理失当,就会使国有银行改革出现“进两步退一步”的局面。

  这些情形包括:贱卖论与威胁论的鼓噪,模糊了国有银行股改的目标;把财务重组完成后的国有银行视为“唐僧肉”,都要分一杯羹,降低了国有银行的价值;国有银行高管人员的选拔机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影响着境外投资者的信心。

  自去年10月建行成功上市之后出现的国有银行“贱卖论”和金融安全“威胁论”,迁延至今。从央行行长周小川,到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再到股改上市的国有银行董事长和行长,都要出来解释,告诉大家国有银行没有被贱卖,股改不会威胁金融安全。这样的折腾,不但放慢了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海外上市的进程,而且,再三“保证”国家绝对控股的解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资参与国有银行改革的信心。

  在建行成功上市、境外投资者反响强烈的时候,社保基金理事会看到了战略投资者参股的价格和IPO 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升值空间,从而也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股中行和工行,并且出价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相同。但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提供了公司治理、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技术援助,而社保基金在这些方面付之阙如,惟一的“战略合作”是基金托管。但是,即使不参股中行和工行,社保基金也必须与这些银行进行基金托管的合作。事实上,正如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所说,境外战略投资者向国有银行提供的技术援助,包括很多免费的专利技术转让和人员培训,这些在海外都要收费,并且价格不菲。所以,考虑到这些援助的价值,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际出价,应该是高于货币出价的。而社保基金以同样的货币价格参股,就对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失公平。并且,在补充资本金不再是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首要目的时,这种参股除了在IPO之后赚钱之外,对国有银行帮助不大。虽然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基本职责是为国家弥补社保基金缺口,但是在国有银行改革的目标中,并没有帮助社保基金实现增值的任务。

  当证监会意识到股改之后国有银行的价值时,强烈要求国有银行在国内上市,先是要求中行在H股上市之后回到A股上市,如今又要求工行H股和A股同时上市,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内

证券市场的优质大盘股,以稳定市场。而在国有银行改革的目标中,并没有服务于国内证券市场稳定这项内容。不管是同步上市还是先H股后A股,增加一个上市地对于国有银行改进公司治理没有什么帮助,筹集资金用于补充资本也是杯水车薪,而且这样做会增加上市难度,甚至会使国有银行错过最好的境外上市机会。但有关监管机构似乎没有考虑到这些,中行H股上市被拖了四个月之久,在市况最不好的时候才完成H股上市,虽然做到了逆市而上,但如果及时、适时上市,是不是能够发行得更好、筹集的资金额更高?而工行如何实现H股和A股同步上市,正是承销商们头痛的事情。

  从建行和中行路演的经历可以看出,出色的董事长和行长对于一家银行获得境外投资者的认可至关重要。境外投资者之所以给不同的国有银行以不同的市净率定价,很大程度上是在“买人”——投资于出色的经营管理层。但是,国有银行的经营管理层还是中管干部,他们的任命还不是由国有银行的董事会自行决定。虽然调动的形式有所改进,虽然有些调整是为了国家金融改革的通盘考虑,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国有银行,境外投资者的看法却会有很大不同。如果他们投资的某个国有银行频繁地换帅换将,境外投资者会认为上市之后的国有银行还是完全被中国政府所控制,还会有很多行政性或者政治性任务,就会影响他们的信心。

  中行和建行之所以按市值计算能够进入世界前十大银行,国有银行海外上市之所以能够以很高的市净率定价,核心就在于境外投资者对于国有银行的信心,这种信心是建立在H股的价格基础之上的。如果这种信心一再被某些事件或者某些机构的举措所削弱,受影响的又将是国有银行的H股价格。而目前国有银行改革的成效,包括汇金公司注资的保值增值程度,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H股价格的基础之上。

  国有银行股改的最初目标,就是要把国有银行改造成为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现在看来,这个目标需要再三重申。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