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叫停银证通 一场短视的危险游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09:29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徐绍峰

  一切似乎早有“预谋”,一切让人百思难解。

  “银证通”被叫停了!

  从山东,到上海;从深圳,到北京……

  近来“事态”蔓延的迅猛,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开展了8年多、从未对资本市场稳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的“银证通”业务,为何会突遭监管部门叫停?此番叫停,对银证合作的未来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借“叫停”人为造成投资不便,究竟是监管层的高瞻远瞩,还是目光短浅的“危险游戏”?

  为何叫停的是“银证通”?

  一切还得从今年5月8日说起。

  这一天,中国证监会机构部出台了一份“149号文件”。这份《关于落实〈证券法〉规范证券经营机构证券经纪业务有关行为的通知》,尽管字里行间只字未提“叫停”“银证通”业务,但对证券经营机构提出的“五个应当”,却没有一条不是矛头直指“银证通”。在这份文件的“指引”下,各地证监局近来开始了大规模叫停“银证通”的行动。券商间也围绕近千亿的“银证通”客户存量,摩拳擦掌,展开竞争。

  监管部门为何会在股市刚刚走好的背景下,叫停“银证通”业务?

  “银证通”业务开展以来,券商特别是网点有限的中小券商,借助银行网点、信誉、技术和客户资源,获得了快速发展;而银行通过合作,也得到了存款,解决了资金短缺下的流动性压力和资金运用问题,改善了负债。

  这原本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为何“联姻”8年后却要被强迫“分手”?而且要分手的偏偏是“银证通”?

  “银证通”与目前的银证转账、第三方存管最大的不同是,通过“银证通”,银行可以代理券商开户,收取开户费,分享券商的收益,而券商不仅失去了开户费,也分享不到保证金利差;银行还可以掌握证券投资者的开户资料、委托记录和交易结算记录等信息。这让证券监管部门和一些券商担心:银行会不会抢了券商的“饭碗”?

  银行抢了券商的“饭碗”?

  要分析银行会不会抢券商的“饭碗”,首先要分析“银证通”有没有对券商的“饭碗”构成威胁。

  众所周知,近年来,银行为化解券商自营亏损、挪用保证金产生的窟窿、消化历史包袱,促进券商规范经营,做大做强券商“饭碗”,发挥了巨大作用。“银证通”业务,也是在券商生存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应券商要求,在丰富银证转账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搞好“银证通”业务,8年来,银行付出了很大的开发成本、维护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甚至承担着垫资风险。而券商虽短期内失去了一些利益,但却得到了银行巨大的客户资源。通过扩大交易量和经纪业务量,券商赚取了远比其失去的要多得多的利润。何况,在目前银证合作中,银行未对银证转账收费。银行这么做,是因为银行着眼与券商长远的、全方位的合作。至于“银证通”发展中,券商担心客户资料泄露,先不说银行获得这些交易资料到底有什么用,即便以“第三方存管”取代“银证通”,客户证券买卖和资金划转信息,银行也一样能知道。因为证监会目前在非正式场合主推的国泰君安“第三方存管”模式的制度设计中,就要求银行必须提供客户查询,以及股民在证券账户中的资金和交易信息。银证转账也是如此。券商诟病的“银证通”收费,其实仅是近两三年的事,且银行收取的仅是开户费(根据央行有关中间业务收费管理规定),提供的却是交易便捷、资金安全、信誉良好和成本低廉的服务。通过“银证通”,客户保证金有了安全保障,投资者获得了实惠,不少缺网点、缺品牌的券商也借力银行资源,业务获得了健康快速发展,一些小券商已逐步发展壮大成了中型券商,券商通过“银证通”收获巨大。

  事实证明,“银证通”不仅没有让券商丢“饭碗”,反而使一些券商的“饭碗”更大、更结实了。

  叫停“银证通”,券商将会怎样?

  那么,如果证监会最终以“会”而不是以“部门”名义下发“封杀令”,券商将会怎样?

  恐怕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叫停“银证通”,对券商是好事。

  中国金融业年底将全面对外开放,国外投行大举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已势不可挡。当前正是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的前夜,中国券商利用资本市场向好、股民开户踊跃的契机,开垦市场、争夺中低端客户的良机。而“银证通”的客户群体恰恰处于中低端,充分发挥“银证通”优势,节省设立网点和寻找客户的成本,券商可以迅速拓展市场,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叫停“银证通”,无异于自缚手足、自毁前程。

  不仅如此。由于叫停“银证通”的同时,监管层未明确发展哪种模式的“第三方存管”制度,或“封闭式银证转账”,因此,若此时全面叫停“银证通”,不仅会让投资者对保证金安全产生忧虑和恐慌,进而危及中小券商的生存,而且保证金的搬家或撤离,券商间的恶性争夺,也会对中国资本市场本身产生震荡,甚至毁掉来之不易的资本市场繁荣。

  与此同时,考虑到银证合作的基础是银证双赢,如果停了“银证通”,让银行仅承担资金划转义务,银行将会出于成本考虑,调整银证合作策略,终止与券商的银证转账合作,或对银证转账实施收费。如果发展到这一步,券商将不能从叫停“银证通”中获得任何好处。

  一场短视的“危险游戏”?

  现在看来,叫停“银证通”注定是一场短视的“危险游戏”。因为,此种思路跟当前国际国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经营时代的到来,从国际金融业发展潮流和趋势看,金融一体化势不可挡,金融业的不稳定性也要求金融机构通过综合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我国政府制定的“

十一五”规划中,更是多处鼓励银证合作,鼓励打通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银行传统信贷市场之间的通路。显然,银、证、保适度融合不可避免。银、证、保的适度融合,并不意味着风险不能控制,也并不意味着谁控制谁,或者谁吃掉谁。而是在严格监管下,通过合作,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增强各自核心竞争力,获得长久持续发展动力。无论银行、证券,还是保险,要给客户增加综合回报,就必须给客户提供便捷服务;要提供便捷服务,就必须相互间合作和联手,以提供现代化的服务方案。而用一个账户解决多样化需求,无疑是最现代化,也是最能让客户、机构、管理层和中国资本市场多赢的解决方案。

  事实已经也必将反复证明,越是简洁的、方便的,就越是国际的和具有无比竞争力的。当人们厌烦钱包里携带的

银行卡越来越多时,用一张卡满足持卡人多种需求,就成为银行卡业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同样,当人们厌烦买基金开基金账户、买
股票
开股票账户、要存款开银行账户时,通过一个账户,满足客户包括银行业务、炒股、买基金、购保险等在内的所有需求,就成了整个金融业努力和发展的趋势。叫停“银证通”,割裂银证间的资金纽带,强行驱使客户将钱分配到不同账户上,增加客户开户、转账的奔波之苦,这样的做法必将被客户抛弃。洞察此中玄机,人们就会明白,谁偏离或对抗金融业的创新潮流和综合经营趋势,谁就会被边缘化,谁就会丧失竞争力,谁就会消亡在汹涌的金融市场竞争大潮中。

  当保险在倾力与银行开展“银保通”合作的时候,“银证通”的叫停,很难说不是一次短视的“危险游戏”;当所有的市场都在逐渐走向融合的时候,一个人为割裂市场的举措,很难说不是逆潮流的伤及自身又自毁前程的行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