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银行静候加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 05:44 财经时报

  田文会

  一个合理的预期是,在信贷投放得不到抑制的背景下,央行肯定会采取加息举措。目前市场也持有类似观点,他们认为,央行将会在6月份统计数据出台后,决定何时加息以及加息的幅度

  1500亿元资金上收,对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究竟有多大影响?

  据《财经时报》了解,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各家银行的影响不一,从总体看,对于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效果不会很大。

  6月16日晚,央行宣布,从7月1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将上收商业银行1500亿元资金的流动性。据《财经时报》了解,商业银行普遍预期,央行将很快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加息。

  中国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似乎印证了这种看法。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后,公布的会议记录显示,央行下一阶段将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把握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

  甘苦不一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建行和农行。准备金率的上调,使得这两家银行分别被冻结了200亿元流动性,此前,央行发行的2000亿元定向票据,也使这两家银行备受打击。

  流动性锐减将减弱这两家银行今后的贷款冲动。

  与之相比,中行的日子要好得多。据中行资产管理部的负责人透露,中行的贷款增长相对比较稳健,因此,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未对中行构成什么影响。

  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其的影响,将视其原本的流动性而定。

  华夏银行北京一家支行的负责人称,0.5个百分点的额度应是层层落实到每一级。举例而言,他所在的支行由于资金盘子大、存款多,因此,受到的影响很小;但对于一些本来存款就不多、或者存贷比较高的支行,受到的影响不小。

  效果不大

  “没什么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给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做出了悲观预测。

  首先,作为这次信贷投放膨胀中的两个主力军:建行和农行都没有缩减贷款的必然理由。

  这是因为,建行和农行之所以贷款增幅较大,皆因利润所压。建行上市后股东要求回报的压力较大,农行股改面临生死抉择。而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目前利润高且量大的业务一直是贷款业务。因此,减少200亿元流动性,是否能遏制这两家银行的贷款冲动,仍是疑问。

  招商银行研究部副总经理葛兆强认为,地方政府的干预也将使得央行的政策大打折扣。据他了解,这次信贷投放过快增长中,地方政府“出力不小”,很多贷款项目是在地方政府主导下进行的。

  几乎所有接受《财经时报》采访的人士都认为,由于银行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因此,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不会对抑制信贷投放的过快增长起到根本作用,其影响最多是——使得银行在信贷投向上向精细化转变,“一些可贷可不贷的项目,就不贷了”。

  加息预期强烈

  在易宪容看来,中国央行应该效仿

美联储连续加息的做法: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易宪容认为,这是最有效的一招。

  北师大金融系主任贺力平也认为,今年以来的贷款增长加快,主要是由需求驱动,央行仅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不上调利率,将无法抑制企业贷款需求,而使宏观紧缩获得好的效果。

  但央行为什么暂时没有加息?

  在贺力平看来,央行没有选择加息手段的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升高,将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升高。如此,在央行使用央行票据这一重要调控工具时,其支付的利息也要升高,即央行所要付出的调控成本将增加。

  更重要的原因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在低位运行,今年4、5月份,同比分别上涨1.2%和1.4%,加息动力不足。

  按照此前惯例,如果CPI高位运行,并有通货膨胀的迹象,央行才会用加息来抑制。

  因此,在面临现阶段投资依然增长时,央行会谨慎选择是否采用加息这一招。

  不过,贺力平个人认为,CPI不应该成为央行不加息的理由,因为CPI已有上涨迹象。央行今年第2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反映,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31.1%,比1季度跃升12.3个百分点。

  一个合理的预期是,在信贷投放得不到抑制的背景下,央行肯定会采取加息举措。而目前市场也持有类似观点,他们认为,央行将会在6月统计数据出台后,决定何时加息以及加息的幅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