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吴晓灵:股改让国有银行财务重组取得实质性突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05:34 第一财经日报

  建行、中行、工行已获2700亿元特别国债相关利息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北京

  2003年底开始的这一轮国有银行改革给国有银行带来的收获,还有被我们忽略的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透露,1998年财政部对四大行2700亿元的注资、1999年剥
离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直到这一轮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前,上述两次财务重组才取得实质性突破,股改银行已收到了财政部兑付的相关利息。

  吴晓灵是14日在中央财经大学演讲时透露上述信息的。她表示,以1998年财政部注资国有银行2700亿元为例,实际上当时的财务重组设计只是走了个账,1999年剥离1.4万亿元

不良资产中也有8000亿元是这样处置的。

  2700亿元特别国债

  以1998年财政部注资为例,吴晓灵透露了重组的过程。首先央行将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调低到8%,降低的5个百分点给四大国有银行“创造”出2700亿元的可用资金;随后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四大行用“创造”出的这笔资金购买特别国债,财政部在得到这2700亿元之后再作为资本金注入银行。财务重组的过程只是将这部分资金换了个做账的方式。

  《财政部关于发行1998年2700亿元特别国债的通知》(下称《通知》)中声明,特别国债面向四大行定向发行,所筹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四大行资本金。特别国债的发行总额为2700亿元,为附息国债,期限为30年,年利率为7.2%。其中工行850亿元,农行933亿元,中行425亿元,建行492亿元。《通知》特别指明,有关利息支付的财务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银行购买的特别国债按年付息,那么银行将持有2700亿元国债的优良资产,因为当时的利率水平为7.2%,是很高的。但是财政部发行的这2700亿元国债是特别国债,因此银行并没有得到太多,注资只是走了个账。

  吴晓灵表示,当初注资思路设计的是,如果以后银行改革的方向是股份制改革并将上市,改变了国有银行是财政部独立出资的构成,那么财政部就要保证兑现这些利息。

  这也就意味着,现在进行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上市,让1998年的注资进入了实质操作,财政部将为2700亿元特别国债支付给国有银行一笔数额巨大的利息。

  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这部分利息是否已经兑付给已股改的中行、建行、工行时,吴晓灵给了肯定的答复,但她没有透露这部分利息的金额。但粗略计算不难发现,这应该以百亿元计。

  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不仅让之前的改革努力终于实现,在吴晓灵看来股份制改革还产生了更多的对制度环境的改善。

  1.4万亿元不良贷款处置

  实际上国有银行的获益还远不止于此。吴晓灵还称,1999年国家剥离了国有银行1.4万亿元不良贷款,这里也有8000亿元部分与上面的处理方式相同。

  她透露,1.4万亿元不良贷款处理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银行将6000亿元不良贷款剥离给

资产管理公司的同时,将6000亿元的央行再贷款同时转给资产管理公司,这样四大行在资产方和负债方各减少了6000亿元。

  另外一部分8000亿元,则是以资产管理公司发给四大行债券的形式,剥离走8000亿元的不良贷款,债券由财政担保。如果债券有利息的话也会成为银行的优质资产。

  吴晓灵说,当时的方案是,如果银行不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话,这部分利息将用来填补资产管理公司不能全额收回贷款的亏损,也就是银行会将得到的这部分利息完全上交财政;但如果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并要上市的话,就会改变了银行国有独资的性质,那么这部分利息同样要照付。而目前的改革正是这个方向。

  “只有对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让银行脱离完全是财政独资的状况,特别是有了战略投资者、公众投资者,才能使以往的财务重组进入实质性的运转。”吴晓灵强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