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H股上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03:02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王春霞 发自北京 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年内将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招股等,2006年对中信银行具有别样的意义。昨日,《第一财经日报》就业内一些关心的问题对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进行了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业内一直对中信银行的上市计划充满了关注,能不能谈谈中信银行上市的具体规划,例如融资规模将有多大、具体的时间怎样安排? 陈小宪: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在H股上市,但同时也准备了不排斥A股上市的方案,从规模上来说,我们需要的资金并不是越多越好。融资规模是综合考虑到未来3到5年的总体资金消耗量。之前我说过是150亿元,就是从依照上面的考虑算出来的,但是最后的结果未必就这么准,可能会超过这个数,也可能就是这个水平。 至于什么时候能发股票就要看时机了。我们原计划今年6月开始审计,然后按照年底12月报告期上市,但是这样就会晚,只有等到明年了。于是我们就将整个时间提前,去年9月毕马威就开始对我们做外部审计,全部的审计工作在6月前就能全部完成。 《第一财经日报》:上月初,中信国金以55.44亿港元从中信集团构得了中信银行19.99%的股份,中信银行目前是否和其他战略投资者有合作意向? 陈小宪:坦率地说,我们现在的确有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设想。很多私募基金、投资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给我们介绍各种投资者,其中包括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资金。但是我们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凑钱而引进战略投资者,我们在内部反复讨论,也有很多声音,有的认为应该找规模大的知名银行,有的提出找门当户对的银行,有的说要找资金雄厚的银行,有的说要找在国内市场上没有利益冲突的,这些意见都对,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正在考虑一个综合的方案。 《第一财经日报》:中信集团内部一直在进行资源的整合,而中信国金同为中信银行和中信嘉华银行的股东,你们两个银行之间以后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合作? 陈小宪:集团内部一直在进行资源整合,可以肯定的是以后会出现更深层次的整合。目前中信嘉华银行正在考虑更名,我们现在是有这种股份上的关系,逐渐还会有其他的整合,以前也有记者朋友问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整合,其实要是我们自己已经想得非常清楚早就对外公布了。我们走了第一步,还在论证第二步、第三步。很多东西没想好就先放一放。 《第一财经日报》:能不能谈谈业务转型的问题。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中信银行准备怎样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陈小宪:我们一直在提的零售银行战略含义,就是要在最近两三年内将零售银行业务大大提高一步,无论是规模、经营理念,还是品牌。我认为将零售银行如何去细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先进的商业银行里,把零售银行业务细分到好几类,有普通零售银行业务、有贵宾理财、有专门针对优质客户的服务,以及真正的私人银行。真正的私人银行业务不是用金额来划分的,而是服务。银行想方设法把客户的流动性资金、固定性资产,根据你自身的风险偏好,放在最佳的位置上。今年下半年我们会有一些具体的举措,针对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概念来搭建一个平台。这种私人银行业务不排除外包。 在对公的业务方面,我们会更加注重产品的推广,在人员方面也有进一步的加强,进一步加强银证通、银税通和关贸一点通,继续保持中信银行在对公业务领域领先的优势。中国的市场还等待中国的银行进一步去细分,我们会选择最适合的业务组成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