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交通银行副行长王滨:交行面临四大压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06:36 第一财经日报

交通银行副行长王滨:交行面临四大压力

  本报记者 沈柬贝 发自上海

  日前,交通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3328.HK)公布了其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报告。该年报表示,交行上市一年来,产品创新取得了进一步的进展,目前已经获得央行人民币掉期交易、离岸担保业务、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会员资格等8项业务资格。交行副行长王滨于此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境内银行境外上市渐次展
开,使得境内商业银行在今后与外资银行的角逐中,创新服务亟待提高。“创新不仅是民族的灵魂,也是商业银行的生命力所在。”

  《第一财经日报》:交行如今面临着哪些具体的挑战和机会?

  王滨:从交行在香港市场上的表现来看,投资者一直在看好交行,但还需客观地看到,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WTO过渡期结束之年。今后一个时期,国内金融监管将更加趋于规范,金融生态环境将不断改善,应该说,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最有利于金融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只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就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国内外经济格局的深刻演变中,交行更面对着结构调整、风险防范、业务创新和同业竞争四大压力。交行将以实现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回报率的可持续增长为核心,深化银行内部改革,创新发展模式。

  《第一财经日报》:在2005年里,交行取得了国内托管领域各项业务的经营资格,并不断创新了各种品种,交行如何将这种优势持续下去?

  王滨:交行的目标是要打造一流的国际公众持股银行。为了实现该目标,交行坚持以自主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强化创新激励等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通过提高质量、增加盈利来提升公司价值。去年,交行先后获得各项资格后,便积极投入到新业务的营销和拓展中。交行较早就引入了外部审计公司对托管业务的年度审计,充分保证了规范运作。今后,交行将整合全行资源,积极推动资产托管业务向更高层次迈进,并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第一财经日报》:有人说“2005年是交通银行的融资年”,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王滨:对于“融资年”的概念,我个人并不怎么赞同。事实上,银行的高层决策者对在香港上市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市场上的说法,多少有些热捧的成分。

  去年交行在完成财务重组后,引进汇丰银行、社保基金、中央汇金公司等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后,成功在香港实现了公开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内地

商业银行。交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不仅是经历了一次由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为国际公众持股银行的脱胎换骨的变革,更为日后建行、中行等其他内地银行境外上市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同时更在国际投资者面前,展示了中国政府对推进银行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交行上市后,股价升幅比较大,投资者对交行投资价值比较认可。对交行

股票的热捧,可以说是对
中国经济
信心的释放,也反映出了交行已经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并正在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