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北京农商行把握新农村建设契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1:19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傅春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完善的金融服务。对于一直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从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制而成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来说,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既是责任也是机遇,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性的发展契机,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北京农商行行长金维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完成必须有“新金融来推动,离开金融资源的强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作为一家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于新农村的着眼点,也主要体现在“新上,就是要用新金融工具、新金融技术、新金融产品、新金融服务、新金融机制重塑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以彰显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这恰恰为北京农商行的长足发展带来了的契机。

  金维虹告诉记者,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各金融机构存在非农化服务倾向。随着市场经济与市场化行为的逐步深入,农村金融资源非农化趋势加剧,农村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失。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到位;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信贷总规模和资金投入逐年减少,支农功能趋于弱化;

邮政储蓄只收不贷现象,加剧了农村资金“体外循环。另外,农业保险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保险严重缺失,农村经济补偿机制未健全。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没有形成联动捆绑机制,政策性担保公司与商业性担保公司发展缓慢。

  要改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这些问题,金维虹表示,首先要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要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农村多方面的需求;第三是转变支农策略,改善支农服务;第四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

  为确保服务三农的宗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已初见成效。截至2005年底,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57.7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67%,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23.8亿元,增长6.7%;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6.8亿元,比年初增加4.1亿元,同比多增1.6亿元,增长32.3%。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组建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必将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据金维虹介绍,北京农商行今后将按照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积极做好配套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结合实际制定符合地域特点的、有区别的银行服务政策措施。

  金维虹给记者描绘了北京农商行拟定的十大策略:

  不仅支持传统农业的发展,凡是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行业都要作为服务和支持的对象,充分发挥建设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确保粮食生产的资金需要。妥善安排春耕备耕生产资金,稳定粮食生产。

  以多种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发展。积极支持市政府倡导的“三位一体农技推广模式、龙头企业的“公司带农户模式。

  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认真总结以往银农合作贷款管理经验,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结合各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定位,进一步拓展银农合作范围,大力支持和参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

  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配合各区县政府为农民就业进行的专业培训,以“农民创业贷款的形式,对符合地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有明确经营项目,有合理正当的供、销渠道的农民,提供一定的信贷优惠政策。

  配合京郊小城镇建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大力配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挥农商行机构网点遍布京郊农村的资源优势,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三信工程建设,创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通过“三信工程,搭建农民贷款平台,进一步扩大服务农民的受益面。

  积极开展业务品种创新,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以多种多样的贷款形式,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满足不同情况下农户的资金需求。同时随着京郊农民收入的日益增加,陆续推出为农民量身订做的金融

理财产品和代理服务业务,不断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金维虹表示,支持新农村建设不是过去意义上的“无偿。北京农商行将按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进行客户选择、项目服务和金融产品的设计,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通过银农、银企的互动,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形成正向激励与逆向惩戒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