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进出口银行改革年内启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02:55 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李若谷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北京

    2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迅猛的发展,而进出口银行在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壮大之后产生了走向世界的需求,像华为、中兴、中集、海尔、TCL、长虹、振华港机等企业已经跻身国际市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也需要进出口银行发挥作用。

  日前,就业界关注的有关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注资、业务发展等问题,《第一财经日报》对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李若谷进行了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政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怎样看待进出口银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李若谷: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许多先进的设备、技术,这些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我们对这些技术、设备的进口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另外,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发展还很不平衡,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出口银行在促进地区平衡发展上也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而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看,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的货币、汇率、贸易政策已开始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的经济规模所决定的。中国在享受全球化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应该为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支持,这包含经济结构、进出口贸易结构、投资消费模式的调整,进出口银行可以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一财经日报》:进出口银行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毋庸置疑,可当前进出口银行仍然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等问题,请问进出口银行的改革进展情况怎样?

  李若谷:由国务院相关部委研究推动的进出口银行改革方案目前仍在积极探讨当中。现在大体上的认识比较一致,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理解和沟通,改革会在2006年,并争取在上半年之内推出。

  另外,虽然现在还没有注资,但是相关部门已经对进出口银行的改革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补充进出口银行的资本金。

  1994年进出口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33.8亿元,到2000年财政又增加其资本到50亿元,这一规模是不够的。具体的注资规模以及由谁注资目前没有确定,建立一个长效的注资机制对进出口银行来说十分必要。

  《第一财经日报》:进出口银行2006年的业务规划情况是怎样的?你在去年刚到进出口银行时曾提出“不能只做出口银行”,请问进出口银行将如何开展“进口信贷”?

  李若谷:在传统的出口信贷领域,我们将大力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帮助企业提高培育自主品牌、掌握拥有核心技术的能力。同时,对生产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企业要坚决退出,这也是配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动作。

  另外,今年我们要积极办好进口信贷业务的试点,支持高新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等的进口。

  此外要积极开拓潜在的客户特别是中小企业,及早培育起新的客户群。目前在中小企业信贷领域,我们正积极探索适合进出口银行的发展模式,制定中小企业信贷的一揽子办法,并先在部分省区开展试点工作。

  在中间业务方面,我们正研究长远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国际结算和对外担保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第一财经日报》:你在全行工作会议上强调了银行的“服务意识”与“客户意识”,今年将有怎样的举措?

  李若谷: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加大营销力度,转变经营理念,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积极开展营销工作,培育新的客户群,业务部门要加大业务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业务拓展工作要具有前瞻性。

  要牢固树立“客户第一、客户优先”的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银行是服务行业,银行工作的实质就是服务,而做好服务的关键,是了解客户的需求,要能为企业量身定做一揽子的融资解决方案,能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此外,还要针对不同项目和借款人的不同需求,将银行的业务品种组合使用,发挥好各项融资产品的组合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融资组合,增强银行整体竞争力。

  《第一财经日报》:由于从事外贸业务,要与很多不是很熟悉的国家、地区打交道,这一特点决定了进出口银行与普通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不同之处,你能否介绍一下?

  李若谷:进出口银行非常重视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这一点与商业银行应该是一致的。但也各有特色。

  就进出口银行而言,首先,我们要通过机构整改,设置科学合理、符合内控要求的组织机构,把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手段作为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的重要手段,做到有业务就有制度覆盖,有制度覆盖就有检查覆盖,有检查覆盖就有内控评价覆盖。同时,高度重视贷后管理工作以加强对贷款质量的动态分析和预警,特别是对那些期限长的项目。

  其次,我们要抓紧研究确定国别限额、制定国别风险报告、重点客户授信办法以及境外资产抵押、担保的管理规定。对于超大型项目,可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或其他银行联合融资的方式规避风险。

  第三,要特别注意防范风险向大客户集中的问题。我行的贷款集中度比较高,少数大企业存在的生产经营风险有可能演化成我行的潜在风险。既要防范个别项目的单个风险,也要防范总量上的整体风险。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0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