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花旗花心移情广发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10:53 华夏时报

  花旗“花心”移情广发行 拟出价15亿美元收购广发行80%股份

  2005年对于花旗来说,是一个充满争论的年头。看到汇丰银行入股交行,ING入股北京银行,美洲银行和淡马锡入股建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入股中行后,花旗集团似乎有些眼红了。在竞争中被建行一脚踢开的花旗集团,在拥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4.6%的股份并承诺2008年前不再投向其他银行后,仅3年,便开始酝酿修改合约,并计划
出资15亿美元收购广东发展银行80%的股份。

  花旗:挑战外资持股上限

  在2005年一年之内,花旗就看上过不少国内的银行,从浦发到建行,再到交行,如今又看上广发,花旗的确有着一颗“花心”。

  当初,花旗痛失建行上市承销商资格,原因是建行指责花旗言而无信,未能兑现在建行首发前买入股权的承诺。香港一

证券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花旗失掉建行,不仅是8700万美元的承销利润,最重要的是其在内地市场的竞争地位将被大大削弱。建行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在网点数量和未来成长空间上,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是花旗目前的合作伙伴浦发银行不能比的。在外资银行纷纷抢占中国市场的关键时刻,花旗是绝对不甘心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花旗想另谋新的目标。但是和浦发签订的排他性协议成了花旗在国内市场发展的绊脚石,于是花旗想出了和浦发修改排他性协议的计划。

  业内人士认为,在几乎所有中国股份制银行已被外资“瓜分”完时,广发行也许是花旗在失手建行后的最后机会。花旗今年一直发展不顺,也许有些焦躁,如果在双方协商的情况下,浦发同意修改协议,那么其他人也没什么可说的。只不过这一年接连发生的事件,让花旗稳重诚信的形象打了些折扣。

  对于敏感的外资持股不能超过25%上限的规定,

银监会一位官员表示:“银监会正在抓紧研究外资银行入股比例问题,也在征求人大法制办等部门的意见,因为必须要在法律上能解释得通。我们要考虑WTO承诺、法律解释、社会舆论,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也得考虑个案报批之后,可能带来的影响,因为对外资机构要公平对待。”

  这位官员认为,在广发行的个案上,外资持股上限25%是可能突破的,但是不会超过50%。对于25%上限的突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其一,广东省政府希望通过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弥补财务缺口;其二,适当提高外资比例,外资可以在董事会上有更多发言权,对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造、银行竞争力的提高不无裨益;其三,银监会虽然对于外资入股有25%的约束,但是在国有银行境外上市之后就已经被突破了。

  浦发:宰相肚里能撑船

  对于花旗的举动,浦发银行是什么态度?昨天,浦发一位内部人士在和记者聊天时,先是无奈地笑了一下,说:“花旗如果想收购广发,我们也阻止不了啊,所以也就不反对,但浦发不会忽视对自身利益的合理保护。”

  那么花旗到底在哪些方面给予浦发支持了呢?该内部人士表示:“主要是

信用卡中心,现在浦发的信用卡中心的管理体制完全是花旗的思路,内部机制改革也和花旗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他表示,花旗和浦发都有继续合作的强烈愿望,不可能单方面毁约。如果花旗成功入股广发,双方将对战略合作协议作出一定修改,同时在花旗参股广发后的一段时间内将在一定范围内对涉及同业竞争的项目进行限制。

  花旗现在胃口很大,“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在其意欲入股广发的同时,还不忘继续增持浦发的股份。而对于浦发来说,花旗毕竟是外资银行中数一数二的,有了花旗的支持,可以在零售银行和信用卡方面更进一步。

  外资银行:野心不可小觑

  外资银行为什么宁可损坏他们最注重的“信誉”,也要在中国加速扩张?

  银行业一专家告诉记者,最重要的自然是中国巨大的金融市场。坦率地讲,目前国内银行只获得了金融服务价值链条中的很少一段,而在更多的、能够产生更高价值的高端服务环节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其丰厚的投资回报率是会让所有投资者感到心动的。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银行在监管极其严格的情况下削尖脑袋进入中国并非一时冲动,只要看看汇丰控股在收购交通银行19.9%股份时候的协议就明白了:“如果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汇丰可以在2008年之后将持股比例扩大一倍。”其野心不可小觑。

  现在,广发行的重组已进入最后阶段。花旗因为出价最高被认为有很大的赢面。目前,花旗派出达80人的调查团队深入广发。而花旗看好的就是广发行的信用卡业务。

  花旗的竞争对手包括法国兴业银行及荷兰银行。消息人士透露,广发行最快可能在未来两周内选出中标财团,达成初步谅解备忘协议。

  原作者: 本报记者 孙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