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建行正在悄悄起变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 14:0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李利明 北京报道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地下一层的西餐厅已经成为建行颇受关注的一个地方。最近两个多月,这里成为了美国银行派驻的50名专家的专用餐厅。

  6个月前,这家美国第二大银行花费了25亿美元获得了建行9%的股权。而两个月前的
10月,作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上市的银行,建行在香港成功上市。

  来自美国银行的这50名专家,执行的工作正是美国银行和建行战略合作协议中的一部分。

  “相对投资而言,我们更看中的是美国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掌握更多的生财之道比拥有资金更重要。”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在很多场合都讲述这个观点。

  现在,郭的观点正在逐步被实践。

  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美方专家的意见已经发生作用:建行的电子银行部、计划财务部、信息技术管理部等相关部门将会在产品开发和流程设计方面作出改进。目前,建行已率先在网上银行和客服中心设计等方面启动了流程设计的优

化工作。

  我们要学习

  海外上市让建行变得更清醒,美国银行专家的到来则让建行真切地感受到差距。

  “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产品开发方面,建行与世界一流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行的管理层意识到。

  事实上,对于建行而言,作为整个引进战略投资者交易一部分的战略合作协议特别重要。在与美国银行的战略协议中,美国银行承诺在今后数年内,将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信用卡)、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全球资金服务(GTS)等众多业务领域向建行提供战略性协助。

  协议称,美国银行除了将在建行董事会中拥有席位之外,同时还将向建行派遣50名人员在以上业务领域提供咨询服务工作。

  从7月10日至24日,建行分三批派出了业务合作谈判代表。

  建行的这些谈判代表们结合建行的发展规划,就当前迫切需要援助的业务如风险管理、

零售业务、信用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项业务内容,向美国银行提出需求方案。

  在得知建行来美国银行招募人才的消息后,美国银行的许多中高级管理人才纷纷报名表示愿意来华工作,最终使报名人数达到300多人。这一事实,给了建行一个特别的惊喜。

  “我们去的时候是皱眉头带着需求去的,回来的时候是带着满意的笑容回来的”,建行行长常振明说。

  建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魏春旗对此行颇有感慨:“美国银行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算账,诸如用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哪里去、需要多长时间等等,把不同人员的不同人力资源账都算得清清楚楚。这种对人力资源算账的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建行推进办的告诉本报,美方专家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介绍美国银行的管理实践与先进经验,协助评估、或帮助建行制定有关政策、程序和管理措施。通常的程序是由建行先提出业务要求,然后与美方专家协商。在与美国银行的战略协助合作中,建行一直掌握提供信息的主动权。另外,双方在战略协助协议中有严格的保密条款,对双方的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

  我们之间的差距

  在建行与美国银行战略协助项目9月28日正式启动后,美国银行的专家进驻建行。

  商业银行的

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产品开发。据建行推进办的人士介绍,在这三个方面,与美国银行相比,建行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在风险管理方面,美国的主要大银行基本都达到了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要求。相比之下,建行风险管理需要汲取先进银行管理经验:他们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精确风险评估与定价模型,数据基础较为薄弱;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够完全适应现代化风险管理的需要,急需大规模的培训。

  在内部控制方面,美国银行十分强调合规管理,对每个岗位都规定了清晰的个人责任和明确的汇报路线,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所有的法律规章、职业道德标准和公司内部政策和程序。而建行虽然历来重视内控体系的建设,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需要大力改进。今年建行才正式设立合规部,以更好地履行合规管理的职责,强化内部控制。

  在产品开发方面,建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彻的还不到位,对市场和客户的有效需求考虑不足。而以美国银行为代表的先进银行十分重视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并开发了先进的客户需求采集方法。美国银行通过在产品开发中运用六西格玛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

  美国银行已经表示,将帮助建行逐步缩小和消除这些差距。

  如针对建行对GTS业务了解不多和国内金融业整体对这项业务认识不够的现实,美国银行结合自身实际,详尽地把这项业务的风险点、赢利点和市场特点等,逐一详细地给建行做了介绍,并积极建议建行开办这项业务。而建行在对国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结合自身业务和客户特征,认为目前开办这项业务完全可以控制住风险,并且还将会创造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于是做出开办GTS业务的决定。

  据本报了解,目前双方草签的合作协议为5项内容,分别是综合服务、零售银行业务、电子银行及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和GTS服务协议。

  其中,综合服务协议的内容有公司治理、公司业务、人力资源、财务报告与管理、资金交易等;零售银行业务协议的内容包括针对个人和中小企业客户的各类银行业务;电子银行及信息技术协议的内容有网上银行、CALLCENTER、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等;风险管理协议内容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及相关管理等;GTS内容则是协助建行建立这项业务流程和运作体系,完善GTS产品风险识别方法和防控体系。

  我们学了什么

  根据协议,这些服务内容的期限一般为7年,每12个月为一个服务周期,在每一个服务周期结束后进行相应的总结,然后确定下一个服务内容。

  根据双方的合作进展,美方专家已经对网上银行、客服中心设计、ERPF、IT等项目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行的电子银行部、计划财务部、信息技术管理部等相关部门对美方专家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考虑之后,将会在产品开发和流程设计方面作出改进。目前在美方专家的协助下,建行已率先在网上银行和客服中心设计等方面进行流程设计的优化。

  美国银行的技术援助会不会“水土不服”?建行的做法是:尊重美方专家的意见,但是更关注于选择适合中国市场现实条件和建行自身情况的方案。

  建行推进办的人士告诉本报,在项目开始前,一方面,建行会首先向美方提交中国市场的有关资料以供其参考。另一方面,根据建行提供的资料美方会对中国市场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中美两个市场的差异。他们针对建行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提出合适的方案,尽量避免照搬照抄美国银行的现成方案,或者提出过于理想化的方案。

  建行推进办主任张龙告诉本报,“和美国银行合作,最大的收获不是获得了资金上的支持,而是建行想要的技术支持得到了充分保障,对有些业务细节,甚至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问题或前景业务,他们都毫不掩饰地向我们指出来。这对建行长远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

  除了“美国银行是否愿意真正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给建行?”这一担心之外,“美国银行在获取建行的客户信息之后会不会用于其自身在中国业务的发展?”是业界的另一个担心。在这一点上,美国银行通过竞争回避的方式来打消业界人士的疑虑。

  建行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作为与建行战略性安排的一部分,美国银行同意不会直接或间接收购总部设于中国、根据中国法律组建并从事零售银行业务的银行机构的任何权益,也不会与任何其他中国商业银行机构订立任何类似的战略性协助协议或关系。美国银行进一步同意停止经营其在中国现有的零售银行业务,也不会直接在中国开展新的零售银行业务。

  当然,美国银行可以保持所需最低数目的中国现有分行,以便为其环球客户提供全球批发公司业务。

  “毕竟,美国银行已经在建行身上投入了3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未来几年内还会进一步将股权增持至19.9%,那就意味着又是几十亿美元的投入。美国银行要想从建行分得丰厚的红利,要想享受建行股权的溢价,支持建行办成世界一流的商业银行,也许是惟一出路。”业内人士如此认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