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走出晦涩:西方央行决策信息趋向透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09:13 金时网·金融时报

  永志

  不久前欧洲央行提高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欧洲央行5年来首次加息。尽管对是否需要加息存在很大争议,但对加息本身人们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此之前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已强烈暗示此次加息不可避免。

  过去,央行似乎总有些神秘色彩,让人感到深不可测,用语往往晦涩难懂,模棱两可,利率变动也常常引起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但是时过境迁,如今央行的货币政策正变得越来越透明,人们常常在央行举行会议之前就对利率变动情况判断得八九不离十。去年6月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以来,已连续12次提高利率。在每次加息前,美联储总是加强与外界的沟通,通过发表讲话等形式暗示美联储的下一步动作,美联储频繁使用的“渐进有序”一词的含义已与每次例会加息0.25个百分点无异。难怪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说,成功的货币政策应该是“枯燥”的。他还表示,利率变动应该是可预测的,不该成为媒体炒作的对象。成功的央行行长既不应该被视为“英雄”,也不应被看成“反面人物”,他们只不过是让游戏继续下去的“裁判”。

  这些年全球不少央行的独立性增强,提高透明度似乎成为央行的一种责任。不过,更重要的是,提高透明度是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效力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中,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直接影响短期利率,但是消费和投资以及中期价格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长期利率影响,而长期利率水平取决于人们对未来央行决策和未来通胀的预期。这反过来要求央行货币政策具有公信力和可预测性。央行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稳定金融市场和公众的通胀预期,降低通胀的不确定性和这种不确定性给消费者和投资者带来的成本,进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传播得更为广泛迅速,金融市场和公众的预期对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迅速和准确的情况下,增加透明度更成为各国央行不可忽视的工作。

  近十多年来,许多央行在提高透明度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一些专家的眼中,新西兰央行、瑞典央行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各大央行中,英格兰银行领跑在前。按照《1998英格兰银行法》,英格兰银行有明确的货币政策目标,即维护政府通胀目标确定的价格稳定,并以此来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目前政府制定的通胀目标为2%。英格兰银行还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货币政策委员会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并公布利率是否变动,会后两周公布会议纪录。英格兰银行还每季度发表一份通胀报告,对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对增长和通胀进行预测,对不确定因素和存在风险进行剖析。报告发表后行长还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并进行电视转播。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定期去议会汇报,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发表演讲。如果通胀偏离目标1个百分点,行长要向首相写公开信解释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

  对于提高央行的透明度,应该说没有多少人会提出异议,但是如何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各国央行的看法和做法却不尽相同。欧洲央行过去常被人批评为缺乏透明度,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公布理事会的会议记录。欧洲央行一位副行长曾专门对此进行辩护。他说,欧洲央行在每次例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的声明就类似于其他央行的会议记录,不同的是欧洲央行及时发布了,而其他央行却要在数周后发布。另外,欧洲央行发布的月报也包含了对近来政策的阐释和经济运行状况等内容。至于为何不公布理事会成员在例会上的个人看法和投票记录,欧洲央行也有自已的看法。他们认为,欧洲央行对十多个成员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来自各国的理事并非代表本国利益,而是基于对整个欧元区经济金融状况的考量进行投票。公布个人看法和投票记录将使理事会成员暴露在国内压力之下,面临丧失独立性的风险。欧洲央行强调的是,决定是由集体做出的,因此对外部进行的沟通重点应放在这些决定和为何要做出这些决定上,包括赞成的观点和反对的观点。

  实际上,在增加透明度的过程中,一些做法有利有弊,各央行需要根据各自情况,对利弊进行平衡。过去

美联储的会议记录是在下一次例会结束后公布,通常需要5至8周时间,但是2004年12月美联储决定将会议记录提前至在例会后3周公布。美联储在做出这一决定时考虑了潜在的不利因素,比如金融市场会对会议记录产生误解,引起过度反应。提前公布会议记录也会使人们过分关注会议记录的内容,以后与会人员出言将更为谨慎,使讨论不能充分展开。但是早一些公布会议记录可让公众及时了解美联储决定的有关内容,使金融市场的预期与美联储的政策目标相一致,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力。显然,提前公布会议记录利大于弊。

  当然,对许多央行来说,提高透明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些做法过去有争议而现在可能习以为常,而现在仍有争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可能意见趋于一致。比如是否实行通胀目标制目前在美联储内部就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不少专家认为实行通胀目标制是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有效办法,在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这一制度在全球最大的央行美联储推行起来却十分不易,支持的一方与反对的一方相持不下。在今年2月举行的例会上,美联储对这一问题正式进行了讨论,双方坦陈了各自观点。赞成者认为实行通胀目标制有利于稳定长期通胀预期,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有利于与外界沟通。反对者则认为,实行通胀目标制与美联储被赋予的促进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的职责不符,可能会出现不适当的偏差或约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这些年通胀预期控制得很好的情况下,宣布一个具体的通胀目标不可能有很大好处。由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直对通胀目标制持反对态度,在格林斯潘在位期间,美联储实行通胀目标制毫无疑问没有可能。但伯南克是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坚定支持者,因而在他继任美联储主席之后,美联储有望在这一问题上逐步取得较为统一的意见。

  尽管在央行提高透明度的进程中常常伴随着争议,但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