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互利双赢的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09:46 金时网·金融时报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已成为银行业对外开放的一种重要形式。截至2005年10月末,我国已有16家境内商业银行本着自愿和商业的原则引入了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改革进程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已经引进或正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境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20多年以来所显现的最大贡献就是展示了现代银行运作机制
和良好管理方式,促进了中国银行业在竞争中的服务提升与业务发展,健康的竞争带来创新活力和改革动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从体制上消除了商业银行指望国家不断救助的道德风险,令其心无旁骛地面向市场、锐意进取,自主创新、改善经营,而且还在法理上排除了国家再度“大输血”的可能,使高标准的监管问责制能够实施,为银行业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证。

  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将国有银行改造成为参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提升

竞争力,以适应2006年12月以后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和我国广大金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但是,要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建设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引进战略投资者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上国有独资的单一性,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在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国家财政不可能再为商业银行的经营亏损“埋单”,否则就有悖于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将促使中资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更加合理、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并以其竞争与制衡机制来完善中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最终提高中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鼓励国有银行同外资银行进行股权合作,精心挑选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人,其目的是:第一,实现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促进商业银行营运的基础条件发生根本的变化;第二,通过合作,迅速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中资金融机构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可以满足其改革需求,新资本的进入可充实其资本实力,股权的适当变更与分散可改变其治理结构,先进的技术与管理诀窍可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竞争的局面可加快服务与产品创新的步伐。

  对外引资与引智给中资金融机构带来的效益,在中国银行业已不乏先例。目前,一些已经引入境外金融机构投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上海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在与外方合作中发生了较大变化,不良贷款率已经下降到3%至4%,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正在建立之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引进花旗银行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正在建立自己崭新的贷记卡服务系统;南京市商业银行通过国际金融公司引进

意大利有关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进行重组和改造,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进入国内的境外战略投资者除国际金融组织外,主要是一批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从参股中资银行的前后变化看,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改进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方面,在引入先进的绩效与成本管理模式方面,在促进经营方式与盈利增长模式转换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资银行业在改革重组过程中引进战略投资者,主要目的不在于“引资”而是“引智”,即学习和引进国际发达市场的银行先进服务理念、管理经验以及产品开发与维护的技术。有人说,引进合格的战略投资者是迫于资本充足率达标压力,这个论点显然是不成立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经过两年的重组、改革和发展,经过严格的资本监管,目前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资产占全部银行业资产的比重已由2002年底的0.54%上升到68.1%。尽管按照有关规定单个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不得超过20%,但一旦外方与中资银行进行股权合作以后,银行就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境外战略投资者在管好自己20%投资的同时,自然就管住了其余80%中方的投资。战略投资者通过发挥外派董事和高管人员在法律意识、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将帮助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严格内控,提高透明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现现代银行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转让转移。

  事实证明,引进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于中资银行体制、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也应看到,引入战略投资者只是手段之一,并不意味着由此能够一蹴而就地解决银行业改革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但是,只要走的路是正确的,相信这条路上的障碍与困难,终将随着改革的推进被克服与解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