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银行上市计划已全面展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02:56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唐昆 发自北京 上周五,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为“中信银行”,更名背后,中信银行改革风暴已经全面来临。 “我们的上市计划已经在第四季度全面展开,明年还可能发行次级债券进一步补足资 此外,陈小宪还向记者表示,中信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计划已经开展。“我们与众多海外机构均有接洽,其中既包括国际性银行,也包括海外私募基金。”针对目前国内银行贱卖的争论,陈小宪还承诺中信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进程中,“将达到双赢或多赢,保证中信银行利益不受侵害。” 2004年末,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是182.49亿元,不良贷款比率是5.96%,而2004年末该行贷款损失准备只有39.22亿元。“今年中信银行利润大增,可以保证拨备水平大幅提高。”陈小宪表示,随着贷款总量增加,以及20多亿元不良贷款的清收,今年中信银行 不良资产率将下降到4%以下,接近上市银行水平。“年底之前,中信集团将向中信银行注资超过80亿元,这可以保证我们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标准,从而为下一步引进投资者和上市计划奠定基础。”陈小宪说。 《第一财经日报》近期报道,中信集团将发行90亿元债券,主要目的是向中信银行注资。此外陈小宪还透露,中信集团还将通过各种手段实施注资,譬如集团整体购买中信银行的不良关联贷款(2004年底,中信银行关联贷款高达50亿元,其中不良资产约为5.3亿元)。他透露,关联贷款剥离规模将在几十亿元左右,出售给集团之后,将减少银行资本金剔除项目,使核心资本得到提高。 上周五,中信集团总经理孔丹也表示,今年中信集团对中信银行的资金支持将力争一步到位。近年来,中信集团向中信银行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化解历史包袱。2003年底,中信集团60亿元注资中信银行,2004年继续注资25亿元。此外,中信集团还将利润全部返还,用于转增资本金。 “更名中信银行,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特色,我们将向各个领域进军,‘中信银行’更好地体现‘承诺于中,至任于信’的服务理念。”陈小宪表示。 “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 零售业务在总业务中的占比不超过10%。”陈小宪说,而中信银行的目标是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0%以上。“零售业务超过20%对银行而言意味着全面革新,事实证明,达到这一比例后银行零售业务将呈现惯性发展。”陈小宪表示,不达到这样的规模,零售银行业务很难自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