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行不良资产剥离最后攻坚 赴港上市完美结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9日 15:30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马宜 蓝姝 北京、广州报道 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入尾声时,广东发展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工作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11月17日,不良资产剥离的谈判在广发行举行。消息人士称,当天并没有签订最终
而就在两个星期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已经下到各分行实地进行了背对背尽职调查。 剥离包括次级资产 在年底前完成整个财务重组,出一份“干净的”2005年年报,已经被列入广发行重组时间表。 处置大额不良资产一直是广发行重组的重中之重。 广发行总共350亿的不良资产中,有220亿都集中在广东省内。其余分散在诸如北京、上海、大连、郑州、杭州等地区。 据知情人士透露,同以往银行重组,对不良资产只剥离损失类和可疑类贷款所不同的是,广发行本次剥离将次级类资产也包括在内。 根据央行颁布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次级类资产是三类不良资产中质量相对最好的,与损失类和可疑资产在即使执行了一定法律程序后,仍很难收回或造成较大损失相比,次级类只“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1999年,广发行就开始对各个分行不良资产进行全面剥离与清收,并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来负责这项工作,甚至设立了奖金收入与其清收效益挂钩的政策 ,但清收工作越到后期越是变成像广发行行长张光华所形容的“难啃的硬骨头”。 根据广发行内部公布的数据,此前四年来是广发行加速消化历史包袱的攻坚阶段。 广发行每年的年度工作会议上都要强调消化历史包袱问题:三年来累计核销资产损失12.5亿元,按照有关报表,至2003年底,广发行五级分类口径下的不良贷款为357亿元,不良贷款比率18.53%,拨备率不足3%,资本充足率则只有3.87%。其中可疑与损失类两项合计超过200亿。 2004年是广发行不良资产清收力度最大的一年。 在3月举办了抵债资产拍卖周活动后,6月,广发行又组织了“双百双赢投资推介”活动,向200家境内外机构进行资产推介。广发行称这次活动是“加速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步伐一个标志性事件”,即使这样,广发行的不良资产并没有骤降。2004年共清收处置不良资产50亿元,回收现金23亿多元,但广发行内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则显示,其不良贷款仅较年初减少4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降低1.1个百分点,靠自身能力达到账面不良贷款双降工作相当不易。 “在处置完这批之后,广发行多年的历史问题虽然可以宣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剩下来的都是很难啃的硬骨头了。”其资产管理部一位员工表示。 而对于此次不良资产处置的最后冲刺,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透,“在全部不良资产中,损失类是最多的,考虑将其直接划拨广东省政府,并以定向发行次级债的方式来完成。而可疑类和次级类则按行业打包,如房地产,在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当中进行招投标,由出价最高者中标。” 但是,一切仍存在变数。“也许最后就打成一个包,直接协议转让给出价最高者。”另有知情人士对本报透露。 作为重组的审计机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之前已经对几乎所有资产状况进行了近乎于普查的尽职调查。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广东省省政府根据毕马威的调查结果制定了资产的保留价格,如果在保留价之上不能将资产卖出,剩余资产将由省政府财政厅兜底。 AMC VS 广控? 在6月瓜分完工行6000多亿不良资产大单,农行6000亿不良贷款的剥离由于股改方案至今仍而遥遥无期之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一直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曾经在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一接就是几千亿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显然不愿意为一两百亿的资产而花费更多人力物力。 “本来想采取类似于工行那样的联合调查,但广发行不同意,最后就用背对背方式,各家分别调查。”一位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据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当地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口头访谈,并抽查了一两个资产,大概两三天就结束了。 而且,在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背后,另一家与广发行渊源颇深的机构也或将浮出水面。这就是广发行的直接下属单位——广东广控集团有限公司。 在1996年广发行的统一法人运动中,广控集团全盘接收了广发行的包括地产、酒店、金银加工在内的非金融类资产。 尽管广发与广控自称已分家,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广发的一些季度、半年度会议上或者关于内部资产处置的会议上均出现了广控公司高层的身影。广发内部人士向本报透露,广控将重新在广发新的资产处置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广发资产管理部门手中的资产中有相当部分为抵债土地、房屋等实物资产,将此实物资产进行打包转让给广控成为一个可行的现实选择。 知情人士透露,在11月17日,新一轮的广发行的资产处置谈判会议,广控也出现在谈判台上。 在广发行前期的资产重组思路中,有关顾问机构与参与方案设计的专家提出了这样一种处置思路:实物或者有抵押物的部分全盘打包转让给广控集团,抵押价格折算成股权,这样广控集团扮演了广发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角色;其余部分由战略投资者以买门票的方式分解消化。 将不良资产剥离干净是战略投资者入股广发行的前提。未经证实的消息透露,资产转让与入股协议将同时签署,一旦剥离结束,投资者将马上入股。 这样,不久的将来在香港上市将是广发行这场漫长马拉松式重组的最完美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