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宜 程志云 北京报道
面对持续火热的债市,持有市场中将近一半债券的国有银行正陷入一种“无奈”的投资境地。
“只要比0.99%高,我们仍然要买进。”一位债券交易员说。
然而,0.99%——这个今年3月17日调整后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并不能成为国有银行投资债市与否的最后底线。
“我们仍然要买进”
债券短期品种收益率的不断下滑已然将国有银行的债市投资推到了十字路口。
今年2月份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始终处于较为充裕的状态,货币市场利率一路走低。
2005年3月17日央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至0.99%,银行间短期资金的收益率重心进一步下移。
货币市场资金的宽裕以及市场利率的低位运行这两个重要因素推动债券市场持续上涨,并导致整个收益率曲线的下移及扁平化。
一些短期品种,收益率应该已经是跌到了最底部。
“目前来讲,债券短期品种收益率的持续下滑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短期资金的成本与收益率之间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农行资金交易中心风险管理处副处长熊坤立认为。
另一位国有银行资金部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如果按期限来分,国有银行的存款比例大致是一半活期,一半定存,而在定存中,大约一半是一年期定存。而目前一年定存的利率是2.25%,同样一年期央票的收益率却不到1.5%,中间大概有75个点的利差倒挂。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早就采取了措施。
城市商业银行早在4、5两月已经开始大量卖出,其中5月卖出规模达800.93亿元。与2004年末相比,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持有比重分别减少了1.69和1.02个百分点。
而6月,基金公司也在银行间债市疯狂抛售,现券交易结算量中,基金公司总共卖出1249.7亿,占整个市场现券交易量的20%。
然而,与行情的持续下行相对应的是国有银行仍然选择买进。与2004年末相比,四大国有银行的持有比重增加了3.78个百分点。
在整个银行间市场交易量超过7成的质押式回购中,四大国有银行占净融出总量的79.82%,债券短期品种收益率的持续下滑无疑令四家债市中最大的资金融出方的国有银行损失惨重。
0.99%:短期债的投资底线?
于是,0.99%成为了短期债券投资的最后底线。
“0.99%是一个错误的标准。”熊坤立评论说,“事实上,四大行现在几乎都是在不计成本的在市场中购买。”
以往,超额准备金利率确实在很长时间内担负着银行间基准利率的角色。
但是,现在的现实是3月17日央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至0.99%。而未来几年内,商业银行还有可能面对超额准备金利率的进一步下调。
超额准备金利率可以说是银行间短期资金的收益率底线,或者说是银行间短期资金的基准利率,因此超额准备金利率的下调将使得短期资金利率失去支撑。换句话说,下限的下移,使得市场不得不寻找新的短期资金的价格底线。
“而时下四大行最大的错误在于,它到底是用什么作为是否投资债券的基准?按照常识,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应以同期的资金成本为底线,资金成本包括实际融资成本和银行需要付出的管理成本。而0.99%是个完全错误的标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最后完全有可能降为接近零。国有银行怎么能就把这个利率当作投资与否的最后稻草呢?”熊坤立反问道。
“而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国有银行的资金量最大,大量持有低收益率债券所带来的损失也会更明显。”熊坤立接着说。
在目前条件下,商业银行需要重新审视超额准备金利率的基准地位。尽管提高资本充足率是各大商业银行近期的重要目标,而且投资渠道缺乏的现状短时间内难以扭转,但商业银行不可能长期漠视经营效益问题。
由于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的考核制度,管理资产的部门和管理负债的部门完全脱节。除了银行内部没有协调,四大行之间也没有一个行业协会帮助协调来共同应对如此低的收益率。
然而,另一方面,四大国有银行也有自己的苦衷。
“如果不做这个,还能做什么呢,我们也只有考虑比较收益了。”一位国有银行的交易员无奈地说,“既然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收益品种,就只有做这个了,收益虽然少点,但总比没有强。”
对于这种倒挂,四家国有银行的态度几乎一致的无可奈何,“没办法,只能接受。”
另外,由于各个银行的资金结构并不相同,目前活期存款利率还只有0.72%,如果活期存款比例大的话,用活期和定期存款的综合成本来考虑,一些银行也可以勉强接受目前的收益率。
目前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债券市场的飞速扩张上。尽管目前,由资金充大的债券市场还没有足够丰富的产品来支撑。不过很快会有越来越多新品种出现,如短期融资券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目前8家单位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与同期限央行票据的利差维持在80个基点左右,而大批金融债也即将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