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行业动态 > 正文
 

平安银行高调迁沪 谋划变身中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 02:17 每日经济新闻

  昨天的上海静安广场名流云集。除了上海市金融系统有关领导,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陈永富、上海银监局局长王华庆也专程“捧场”。当然,到场嘉宾也少不了静安广场“主人”———平安保险集团的战略伙伴———汇丰银行一众高层:汇丰执行董事、平安新任董事王冬胜,交通银行新任副行长、汇丰前中国业务总裁叶迪奇,以及叶的继任者翁富泽。

  这些金融精英来到这幢普通的写字楼,只是为了参加一家只有两个网点的银行的开业
典礼。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容光焕发,他完全有理由高兴:平安银行的正式开业,意味着平安的消费金融大业步入收官阶段。

    谋划变身中资银行

  要想在平安集团的消费金融中扮演关键角色,平安银行的合资身份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目前平安集团通过平安信托持有该行73%的股份,汇丰则持有余下的27%,超过了单一外资股东参股银行20%的上限。

  平安银行行长陈昆德表示,合资身份使得该行只能以公司业务和外汇业务为主,但该行将争取在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前获得人民币业务许可,而转成中资银行是方法之一。

  欲实现变身中资行的目标,业内普遍推测平安银行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收购广东发展银行,整合后摊薄汇丰27%的外资持股比例,同时又能享有广发全国网络以及丰富信贷经验的优势;二是平安信托购买汇丰手中多于7%的股份,直接转型。对此陈昆德表示,外资股东汇丰银行同时也是平安集团股东,相信早有默契,时机合适平安信托可能增持平安银行股权。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CFO张子欣对于市场收购广发的传言并未直接否认,表示平安对传言报以开放态度,“我们是按监管环境来运作,就像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并没有多留意市场传言。”

  而行长陈昆德进一步透露,希望在10年之内,平安银行能进入全国前10位。为证明这一目标并非夸大,他举例指出,国内排名第五的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只是广发银行的5倍左右,“很多当初认为很难实现的目标其实并不那么难”。

    消费金融“野心”不小

  一旦平安银行得以“变身”,消费金融领域将是平安银行的专长。作为平安集团迈向综合性的消费金融集团的重要一步,马明哲将平安银行称之为开创了平安金融新时代的“新生婴儿”。

  这家崭新的银行,没有残留多少前身“福建亚洲银行”的痕迹。据平安银行董事长徐光中介绍,当时福建亚洲银行留下的职员现在只剩下两三个人。新的领导团队中尽是平安集团的多年骨干或是海外“狩猎”的精英。

  行长陈昆德为原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国信托商银”资深副总经理,在网上银行、信用卡、个人理财服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对于平安银行的定位,陈昆德毫不讳言,平安银行的目标就是“10年内成为国内消费金融服务的领先者”。在第一步迁址上海的目标完成后,下一阶段将筹备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汇丰的网上银行业务可能对平安的消费银行业务有所帮助。马明哲昨日向上海市有关领导透露,平安银行将从汇丰银行引入网上银行系统,致力于建成国内第一家真正的网上银行。而昨日出席平安银行开业庆典的汇丰中国业务总裁翁富泽,正是汇丰网上银行的创立者。

    拟18万代理人代销银行产品

  和人们通常的印象不同,平安银行与平安保险业务的结合,并非眼下银行保险业务中由银行渠道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平安人寿在全国的18万代理人将来是平安金融产品的主渠道,而平安银行则在集团内部承担产品提供商的角色。

  陈昆德表示,平安银行将设计一些不依靠分行渠道经营的银行产品,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同时在政策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平安银行将会借助平安保险的强大保险代理人团队和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开发一些适合保险代理人来营销的银行产品。

  这不是平安银行从集团获得的唯一支持。张子欣在开业当天即表态,集团将会全力支持平安银行,只要是适合开展的业务,资本金方面不成问题。据公开资料,截至2004年底平安保险集团净利润为31.6亿元人民币。

  作为平安与汇丰的“结晶”,汇丰给予了IT技术平台、信用风险管理和薪酬制度方面的支持,加上平安保险3000多万客户和品牌优势,用陈昆德的话来说,这个“新生婴儿”在竞争中未必处于弱势。

  金控将成混业经营方向

  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或者是银行业收入的萎缩,是金融混业经营的直接动因。为了满足监管和风险控制的需要,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自然而然地成为首选。金融控股模式将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业都属于混业经营,即允许银行或银行的附属子公司从事证券业务,只有中国禁止混业经营。

  金控将是我国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但随着WTO之后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中国资本市场的地位必将越来越高,银行的经营压力必将随之显现,金融混业是大势所趋,有远见的银行应做好准备。

  在2002年12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以国务院特别批准设立中信控股来看,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很可能将是中国未来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

  新华社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平安银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