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要求工行股改提速 冲刺上市最后时限2006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 10:43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铮/北京报道 近几年工行少有大要案曝光,相比目前中建两行的情势,高层对其比较满意 4月22日,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白涛如约来到北京总行参加季度会议。他在这一天得知,工行上市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央行以外汇储备150亿美元和财政部资本金权益1240
在会议上,他接到任务,要尽快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年底前要成立工行股份公司”。 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感觉太快了,马上就5月了,年底前就要成立股份公司,扣除一些处理事务性的时间,算起来,不到半年,任务很重。” 白涛回湖南后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召开下面各分行和支行的会议,传达总行精神,部署任务。 今年下半年,他将非常忙碌。 重树标杆 工行原本收到消息,最快是4月30日拿到批复,但4月18日,他们便知道已经被批准了。“我们都没有想到会提前。”工行一位人士说。 知情人士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如果不是3月间出现人事上的调整,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被任命建行行长,往后延搁了一段时间,国务院的批复将更提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王召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务院要求工行迅速上市,越快越好。” 按照时间表,工行最迟将于2006年上市。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将完成剥离不良资产、成立工行股份公司、发行次级债券,让资本金充足率达到8%,然后引进战略投资者、路演发行等诸多工作。 “单就引进战略投资者,从谈判到签约都可能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明年上市恐怕来不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 王召说,“高层不能给工行更多的时间,要吸取中建两行准备时间越久发生问题越多的教训,要在外界树立起一个好的国有银行榜样,要减少其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这些要求让工行必须迅速上市。” 工行规模比中建两行大,但所获150亿美元注资比中行建行所拥有的减少了大约75亿美元。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韩复龄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迥异于中建两行的注资方式,国务院是一举两得的,一是减少了成本,二是能在外界树立印象,中国还有好的银行,可以更多地依靠本身努力完成上市之旅。” 工行有足够的基础满足国务院树立好榜样之需。一是其2000年后,经营状况有了极大的转变。据公开的报道,1999年工商银行的经营利润尚亏损175亿元,但2000年开始盈利,当年是100亿元。去年经营利润实现747亿元,大概是2000年的7.5倍。 另外,与中建两行不同,工行不仅是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最大的一家国有银行,而且相对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客户。“工行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全国的大企业,核销不良资产的基础比中建两行的要好。”赵锡军说。 更重要的是,近几年工行少有大要案曝光,相比目前中建两行的情势,高层对其比较满意。 4年来良好的表现和希望突出榜样的意图让高层利用外汇储备注资时充分考虑到要倚重工行自身的努力。 目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已进入工行进行初步审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球金融服务部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振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审计进展顺利,但问题也不少。” 很难判断工行能否如愿树立良好榜样。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曾于4月21日受央行邀请,参加了关于工行股改和其他金融问题的通报会。 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我认真读了工行近年来年报,但是看不太懂。从年报披露的信息看,似乎1999年是分水岭,在此之前工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令人不敢恭维,在此之后工行简直在突然间就脱胎换骨,几乎可以跻身国际一流银行了。据说外部审计过程倒是没有什么麻烦,很顺利,令人感叹。” 迟恐生变 但工行要快速上市,亦是客观因素所决定。 据说,现在中建两行都在抱怨,去年大手笔的宏观调控让核心资本减少。“本来股改注资提高了资本金充足率,但现在中行和建行的数字有了变化,不良资产在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王召博士说。 据说,在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曾有讨论,宏观调控在国有银行上市的关键时刻实施是否应该。 “有人说宏观调控是目前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但这毕竟是国务院对经济的全盘考虑,不会为了局部利益而罢手,当然是无可指责的。”王召说。 “目前的形势是,房地产迎接着一轮接一轮的调整,钢铁行业仍在宏观调控名单之列,通货膨胀在热烈地讨论,另外加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不断高涨。不管结局如何,新一轮宏观调控都不会停止。”王召分析。 形势对工行来说十分险恶。资产状况在宏观调控下毫无疑问将不断变化。但中建两行前车之鉴让工行足以改善局面。 “谁都说不清楚,再面临宏观调控工行经营状况会变得怎么样,所以国务院、央行、财政部上下达成的共识是,如果注资就要尽快改革,如果改革就要尽快上市。”王召说。 此外,财政部此次成为大股东,无疑将给工行今后的经营不仅带来业务的增长,更带来对宏观政策理解导向方面的很多潜在的好处。 惟一变数 看来,目前工行惟一无法掌控的是,能否按期引入战略投资者。最新的消息是,工行将在成立股份公司后当即引入战略投资者。时间不会超过年底。 赵锡军说,工行的上市时间是2006年,当年年底,过渡期届满。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但凡国际上大的商业银行均喜欢独立管理控制。所以,工行能否顺利引进战略投资者很难说。 但就目前来说,工行比中建两行有更好的基础,其刚获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入股合作。 瑞士一波不是第一次与工行合作。据《瞭望东方周刊》查阅资料显示,2003年9月,瑞士一波就与工商银行宁波分行合作了一笔约26亿元的不良贷款证券化项目。 那次合作双方都非常低调,直到2004年4月项目接近尾声时,才被外界所知晓。此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与工商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上一直密切合作。 分析人士认为,瑞士一波是工行选定战略投资者的储备。因为工行目前存款已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并且拥有巨大的分销网络。外国资产管理机构与国内银行合作自然寄希望于能利用这些存款和网络。 但赵锡军认为,国外投资者可能会对此感兴趣。但在他们眼里,网络有多少价值,如何评估,能带来多大的利益,如何确定股权,如何定价不一定就如工行所愿。 他说,如果工行最后未能找到理想的国际战略投资者,其上市价格肯定将会压低。 4月26日,工行宣传处一位人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工行在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加上有海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帮助设计上市方案,“如果有效计划,上市节奏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