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行业动态 > 正文
 

近日连串人事变动引发大摩高管层内讧白热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09:28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范晓曼报道 在华尔街众多投资银行中,摩根士丹利无疑是该行业的执牛耳者,一直以来都以出色的业绩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然而,近日一连串的高管层变动,以及愈演愈烈的“内战之火”又为摩根士丹利萌生出一个“焦”点,将其烧得焦头烂额。短兵相接据了解,反对裴熙亮的“八人团体”集中批评了自从高科技股的泡沫在2001年破灭之后,摩根士丹利的股票和竞争对手相比表现极差。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价格已经从2001年的89美元跌落到现在不到56美元。

  像美林和花旗一样,摩根士丹利非常关注零售批发,管理层从一开始就整合了银行零售与批发的业务。但自1999年以来,摩根士丹利流失了很多重要的客户,而这在公司前高管看来是影响股票上扬的重要因素。

  不仅如此,在裴熙亮的领导下,摩根士丹利大量使用了并入后的添惠公司的管理人员,而排斥原公司摩根斯丹利的高管。“八人团体”认为,这种做法已经使公司变色,助长了公司的分裂式文化。

  “八人团体”以“领导无方”、导致该公司股价落后华尔街其它券商为由,要求董事会撤换掉裴熙亮。并希望让前总裁罗伯特·斯科特重新出山执掌摩根士丹利。

  暗中内幕乍看起来,此事确实突然。然而,摩根士丹利的内部矛盾是由来已久的。

  8年前,裴熙亮的零售经纪公司添惠收购了摩根。而这场被外人称作“如虎添翼”的并购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一家是投资银行,一家是经济公司,两家企业首先在公司文化上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合并后,摩根士丹利原首席执行官麦晋珩便主动退居二线,把新公司的CEO宝座让给了来自添惠的裴熙亮。不过据传,当时双方达成协议,5年之后麦晋珩将取代裴熙亮之位。然而,合并后的摩根与添惠貌合神离,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息过。当时,为了加强自己的集权范围,裴熙亮将添惠公司许多人员都安插到了合并后的摩根士丹利添惠公司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2001年,被誉为华尔街最富传奇色彩的投资银行家之一的麦晋珩被迫离开他贡献了28个年头的摩根士丹利,当时这一新闻在华尔街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裴熙亮不但多了一个不共戴天的对手麦晋珩,同时也被扣上了一个不好的名声。许多人都评价裴熙亮是个会把所有威胁到自己领导地位的人一个不剩地剔除出去的“小人”。“裴熙亮来自麦肯锡,深谙政治策略。”任职于另一家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的人士对媒体说道:“即使排挤掉了他的最大对手,裴熙亮也没有停止过他的动作。这几年,摩根士丹利高层都快被他换光了。”

  摩根士丹利的员工都是毕业于“常春藤联盟”大学的顶尖人士,在他们眼中,以裴熙亮为首的“添惠派”只不过是一群得势的暴发户罢了。而最让他们不齿的是,裴熙亮是从管理顾问开始起家的,他的金融经验也仅限于信用卡和个人投资方面,然而对于投资银行业务,他不过是个“棒槌”。

  奋力反击在给员工的信中,裴熙亮反击了抨击者的观点,“我相信,他们正冒险采取一种可能会损害公司利益的行动,这不符合大摩的惯例。”他说:“摩根士丹利董事会非常尽责地管治公司,管理层也非常尽责。”

  尽管如此,摩根士丹利近日宣布对管理层作出重大调整。裴熙亮任命斯蒂芬·克劳福德和佐依·克鲁兹为联席总裁,接替去职的柳浩思,董事会成员上升至13人。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变动看来加强了裴熙亮的地位,因为他提升的都是那些忠诚于他的人。

  这场内战今后还有什么发展,裴熙亮还将面临何种考验,我们不得而知,惟一能做的只有在一旁静观其变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摩根士丹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