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行业动态 > 《商务周刊》2005 > 正文
 

争夺东北银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11:13 《商务周刊》杂志

  到底是振兴东北的一剂政策性良药还是当地城商行借鸡生蛋的一次扩张性努力,不同的取向造成了对东北银行地点、性质、服务对象的争论

  □记者 钟加勇

  争 夺

  3月16日,沈阳市市长陈政高向媒体宣布了东北银行落地沈阳的消息,他还进一步披露:这家由沈阳市商业银行改造而来的银行将在5月份左右挂牌,名字也从原先流传的“东北振兴银行”或“东北开发银行”改为“东北银行”。

  陈政高的表态似乎可以给3年来一直处于争论和争抢中的东北银行拉下了帷幕。“我们不仅要把东北银行搞成区域性的商业银行,还要把它搞成一个全国性的商业银行。”陈政高说。

  然而,与市长的高调不同,沈阳市商业银行一直拒绝向《商务周刊》确认这一“尘埃落定的好消息”,直到4月1日,相关人士仍回避记者的问题。

  记者继而向一直与沈阳市商业银行展开激烈争夺的大连市商业银行求证。该行常务监事刘伟表示:“这件事情地方政府的表态并不生效,关键要看银监会,何时能够跨区域经营是银监会决定的。”

  “我们从来不做这种表态,我们就是积极努力,争取达到标准。”刘伟认为,在银监会真正批准之前,没有其他部门的批准问题,所以,“他们谈他们的,我们干我们的”。

  刘伟的另一个身份是“东北城市商业银行合作联盟”秘书长。这一松散的联盟由东北地区14家城市商业银行2002年共同组建,其中大连城商行是理事长行,沈阳只是理事行。“这是大家根据资产状况选出来的。”刘伟说。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认为,造成两家银行近乎白热化争夺的原因,主要是“从监管当局的态度看,目前在东北一下批两家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好像不太可能”。而哪个城市争取到“东北银行”的牌照,哪个城市就拧开了一个来钱的水龙头,哪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就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对地方经济大有好处。

  业内人士透露,同在辽宁的沈阳和大连展开如此激烈争夺,让省政府和银监会颇感为难。2004年初,银监会为沈阳下发了“关于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建立跨区域经营银行机构”的纪要,这被外界认为是沈阳第一次胜出的信号。当时,沈阳市政府将关于建立东北振兴银行的计划书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式运营时间一度定在2004年8月8日。

  但大连市商业银行并不示弱,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成立了申办东北振兴银行工作组,并在银监会积极活动。作为东北城商行联盟的理事长行,大连商业银行当时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改革计划:首先是与省内六七家银行相互参股,然后建立二级法人的银行集团,各银行成员属地纳税以减轻地方政府阻力;最后组合成一级法人,继而发起成立东北振兴银行。

  这让上级监管部门左右为难,沈阳行去年8月8日的运营计划不得不取消。当然最为难的还是辽宁省。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谈到:“要说中心,两个都是中心,沈阳作为东北的金融中心,而大连又很可能成为东北亚的金融中心。但是对辽宁来讲,沈阳毕竟是省会,所以应是全省的金融中心。”省政府的主张显而易见:大连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外向型,而沈阳则是主内型。如果纯属行政主导,那么东北银行的名头加在沈阳头上似乎已经没有疑问。

  演 变

  实际上,“东北银行”花落谁家,早期曾引发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个城市间的竞争,后来由于哈尔滨和长春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负债较多及区域位置不利等原因,竞争最后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之间。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振山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认为,各城商行之间展开竞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各银行的改革力度加大,资产结构得到优化,这是银监会所乐见的。

  近年来,各地城商行境况出现分化,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2004年8月31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城商行董事长培训班明确提出了“整编城商行”的计划,即对全国112家城商行进行分类管理,“消灭经营状况较差、各项监测指标不符合监管要求的第六类行,同时鼓励资产状况较好的第一类城商行通过市场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

  据了解,银监会为东北银行规定了7项标准,其中包括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8%以上的资本充足率、10%以下的不良资产率和中等以上的风险评级、与政府脱钩等。在同样的标准下,只要经过银监会核查通过,先达标者就先获批。

  “有了这样的标准事情反而好办了,因为你只要够条件,银监会就可以让你跨区域经营。”王振山因此认为,将来城商行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刘伟认为,“讨论中的东北银行并无太多特殊之处,它只是各家城商行觉得有条件就去做努力,达到提交标准就向银监会申请的事情。”他指出,这是任何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都已经做得很好”。

  要理解刘伟的话,就必须了解东北银行为什么被提出,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到今天这个状态的。在东北银行历时3年的讨论中,方案也几经变化,最终经历了一个由“政策性银行”转向“商业银行”,由新建一个银行转向改造现有银行的过程。

  记者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了解到,在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把振兴东北上升为基本国策后,东北银行的最初设计被赋予了浓厚的政策性。这也正是为什么最初的名字在内部被称为“东北振兴银行”或“东北开发银行”的原因。

  林木西是最早参与了东北银行设计方案的专家之一。他向《商务周刊》追溯了“东北振兴银行”出台的初衷,即东北目前资金来源的几个渠道所存在的局限性。首先,国家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给东北提供了政策性贷款,比如它对辽宁有750亿的硬贷款,但这个资金需要地方政府配套,使用起来有很多硬性的要求。

  其次,商业贷款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有一些约束,包括政策约束和自身发展的约束,商业银行按照效益原则,总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这样就有一些具备发展前景的项目起步很困难,“甚至会出现‘抽血’的现象,也就是从东北这个地方吸储,在其他地方配置资源”。

  再次,东北靠财政输血,比如国债,已经靠了很长时间了,但经验证明这是不可持续的。

  “东北最重要的就是本身需要有造血功能,也就是要更好的发展地方金融资本,然后使它更好的跟产业资本及国外的金融资本进行合作。”林木西介绍说,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设想抓住东北老工业振兴这样一个契机,组建一个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不仅可以吸收东北本地的资金,同时如果银监会允许它在全国试点的话,它又可以吸收全国的资金,有助于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金瓶颈问题。”

  林木西认为,从中国几次大开发的实践经验看,东北振兴银行的方案也是可行的,深圳开发时有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开发时也兴建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那么,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振兴,建立东北振兴银行也是势在必行”。

  分 歧

  但实际上,怀胎3年的东北振兴银行命运多舛。今年3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国宝首次对东北振兴银行的争论做出回应,称“在东北开发银行的问题上,东北振兴办与中国银监会还有些分歧”。

  张国宝说,在振兴东北战略实施的时候,有些同志提出通过建立类似地方性质的振兴银行,以实现东北振兴的目的。“我们也认为,在现代经济体制下来讲,银行对于一个地区的振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振兴东北办以及银行系统、有关研究机构都发表了很多意见,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是要不要设立专门的东北银行或者东北开发银行,或者叫东北振兴银行,存在着不同意见。”

  为此,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还专门到银监会进行了磋商。但银监会认为:现在东北地区的银行个数很多,并不需要设立一个新的银行,通过转换这些银行的机制,或者把某些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改制改组,就可以起到东北振兴银行的作用。

  最后东北办和银监会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加强在银行金融系统方面对振兴东北的支持,但思路并不是新建一个股份制商业银行,而是在现有银行上进行重组改造,同时大力引入外资银行。用张国宝的话说,“就此问题我和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同志也进行过商谈,他首先答应的就是给东北开个小门,让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到东北去,并且特批在东北设立外资银行。实际上就是提前让一家外国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

  对于银监会新建不如改造的思路,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振山的解读是:“原先是把新建作为一个选择,但是监管部门考虑的问题可能更复杂一些,它们更关注原有金融机构问题的解决。”

  此前,在东北振兴银行进入实质性阶段时,王振山曾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即东北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因此由他发起的东北民营“瑞丰银行”也在积极的筹备当中,但后来由于监管部门迟迟不作表态,瑞丰银行的计划暂时搁置。

  回过头来,他认为现在的方式也是合理的。“过去我们的判断是,地方政府对城商行控制较多,而且积重难返,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如果新成立民营银行,可能会在市场上形成一个示范效应,以此激活带动银行业的改革。”王振山说,现在政府用改组的思路把现有的银行搞好也未尝不是一个好事,而且进展也比预期的要快一些。

  实际上,在中国银行业大刀阔斧改革的今天,现有金融机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了全局性的金融稳定,在监管当局“打扫卫生”的时候,新建只能是无期限地拖延。这不仅针对民营银行,对东北办来说也是如此,它既要尊重监管当局的意见,又要支持东北的开发,折中或许是最合适的方案。

  定 位

  如果说东北银行是针对东北振兴应运而生,那么它把市场定位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由城市商业银行改组而来的东北银行能否担当如此大任呢?

  在东北,有着“银行红玫瑰”之称的沈阳商业银行,并没有自己相应的网站,更不能奢望它像上海、北京或者南京城商行那样提供网上银行服务。记者在沈阳当地114查号台获取的沈阳商业银行电话,一个为故障电话,另一个96666特服号则没有人工转接服务。这种对外交流渠道显示的闭塞性,在当今银行界已经十分少见。

  对此,王振山希望告诫沈阳商业银行这样一个信号:你即使拿到这样一个牌照,也不等于问题已经解决;如果拿到牌照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话,那么这个牌照没什么意义。

  “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这样一个牌照进行真正的改造,获得新生。”他说。

  在这位金融学家看来,把东北银行定位为服务中小企业更有意义。表面看东北振兴针对的全是老工业基地的大工业,但这种振兴很大程度受制于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老工业需要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分流,这些都有赖民营经济的发展。另外,银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推进股权的多元化,构造合理的股权结构,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股权要释放给民营资本,使民营资本的活力在商业银行身上体现出来。

  “如果东北银行还是走大银行战略的话,可能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有一定帮助,但显然没有定位在中小企业的意义更大。”王振山认为,它会面临很多更具实力的竞争对手,本来这些大银行之间竞争已经很激烈,“它再翻十番也赶不上现在工农中建的规模”。

  但林木西对此有不同看法,“东北银行到底定位在东北老工业还是中小企业,要看它能做到什么程度。”林说,“如果发展得好的话我看不仅是中小企业,即便是规模不大,也不见得就不能为大企业服务。”

  无论如何,这都是东北银行当务之急考虑的问题。现实中的东北银行,离人们想象中的东北振兴银行已经相去甚远了,这说明,设计永远赶不上来自市场的选择。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东北银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