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首页_行业动态 > 正文
 

弃农从商:农信社改革上海样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 10:27 中国经营报

  作者:许梅莉

  17亿国债挪用事件使一向低调的上海农信社“一夜扬名”,也令它痛失第一批农信社改革试点机会,这显然是致力于金融中心建设的上海不愿接受的现实。好在随着风波的渐渐淡去,上海农信社如愿登上央行第二批改制名单。

  近日,记者从一知情人士处获悉,上海农信社已注册为“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并将参照上海银行模式,从公司治理、产权变革以及引资上市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目前改制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正在等待批复。

  如果这种改制模式得以实施,上海农信社将彻底“弃农就商”,变身为一家普通商业银行。与其他省市改制农信社仍旧割不掉的“支农”尾巴相比,上海农信社的改制颇显另类。

  人事“换血”

  据悉,继富友证券17亿国债挪用事件之后,由上海市金融工委提名更换了上海市农信社的几乎全部高层领导。工行上海分行总稽核李秀仑出任理事长,上海银行副行长侯福宁担任主任——原理事长郑炳麟退休,原联社主任于建刚则调至上海金融服务办。各区联社如浦东联社等高层也几乎全员更换。

  据工行上海分行一位官员介绍,上海农信社新任高层由市金融工委直接提名任命,中层领导则采取社会招聘,工行金山、松江、崇明三家支行的副行长以及分行稽核助理都在农信社出任关键职位。而原来农信社总社14位中层干部几乎换掉了一半。

  上海理工大学中小银行研究中心宋正荣博士分析说,原上海农信社经营管理水平比较差,17亿国债挪用事件使农信社资产蒙受巨大损失,因此调任商业银行有一定风险管理能力的干部担任农信社高、中层领导是个合理的选择。

  清理包袱

  据悉,截至2004年7月底,上海农信社总资产700多亿元,存款550亿元,不良贷款率16.36%,资产质量在全国农信社中还算靠前的。

  据上海农信社内部一位官员透露,今年上半年,上海农信社将通过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并消化不良贷款。上海理工大学中小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朱耀明教授分析,上海农信社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受上海市政府强力主导。周正毅事件和17亿国债回购事件之后,上海农信社几乎资不抵债,上海市政府根据国家政策通过央行票据兑现和再贷款形式“注资”农信社完全有可能。

  管理收权

  清产核资之后,公司治理结构和产权制度变革无疑将成为上海农信社改制的重中之重,也将是改制最为棘手的问题。

  而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上海银行副行长侯福宁担任农信社主任体现了上海金融工委的思路:就是要参照上海银行改制模式来推进上海农信社改革。

  背景资料

  上海农信社国债挪用事件

  按照央行2001年发布的有关规定,农信社必须严格按照《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管理办法》进行债券回购交易,不允许其资金进入证券公司和股市。由于上海农信社资产质量高,央行批准其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国债买卖及回购交易,因此,很多区县的信用联社在券商营业部开设证券账户购买国债。业内人士估计,整个上海农信社资金通过券商进行运作的资金规模在8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

  而在富友证券挪用的近40亿元国债中,约17亿来自上海农信社。随着富友证券的倒下,上海农信社17亿元国债也陷入泥沼。

  据悉,上海农信社有近50多年的经营历史,旗下有230多家分社,改制前的组织结构为总社-分社-营业网点,三级结构三级独立法人,整个组织系统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决策和管理。宋正荣博士分析,这种组织形式弊端很多,各级机构都由当地农民入股而成的,各家自成体系;每一家分社主任权力都很大,但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又都比较差,所以才会出现很多问题。

  随着“改制风暴”的到来,上海农信社组织结构变革将何去何从?前述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农信社将参照上海银行模式,即完全改制为商业银行的总行-分行-支行一级法人体系。原各级分社不再是独立法人,而是由联社总社即改制后的总行统一制定相关政策,各分社即改制后的分行和支行来贯彻和执行政策,形成垂直管理体系。 商银?

  对于上海农信社产权变革模式,业界一直议论纷纷。股份制改造还是股份合作制改造?如果选择股份制则“同股同权”,根据股东持股不同比例享受不同的决策权;如果选择股份合作制则是“一人一票”,不管持股比例多少都有权发言。尽管只有“两字”之差,产权模式大相径庭。

  据上海农信社内部人士透露,上海农信社产权变革将遵循股份制改造模式,即自然人和法人两种持股形态。法人持股包括当地有信誉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国外机构投资者已经初步选定澳新银行,持股比例定为19.99%,去年两家已经签订谅解备忘录;自然人持股可能包括管理层持股,持股比例目前未知。

  朱耀明教授分析,上海农信社可能成为第一家引进外资的农信社,而对于其他法人股,也会限定在上海地区国内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因为农信社是有地域限制的金融机构。至于民营资本入股,那要看政府是否放宽政策限制了。

  通过这番“脱胎换骨”,上海农信社显然将彻底弃农就商,支农的职能将淡化,变身为一家地区性商业银行。

  对此,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刘红忠教授分析说,上海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几乎不存在了农村经济总量占上海整个GDP的比例微乎其微。上海金融机构的定位是服务于发达的商业经济,上海农信社改制也必定遵循这样的路子。

  宋正荣博士也认为,上海农业占比很小,郊区等农村地区商业化水平也很高,因此农信社为“三农”服务的职能已经自然淡化了。上海农信社改制模式的选择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