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首页_行业动态 > 正文
 

国开行监管条例起草 大投行梦想遭遇阻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2:11 第一财经日报

  “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不可能成为第五大商业银行,正在研究中的邮政储蓄银行在规模上倒是有可能。”

  昨日(25日),参与起草专门规范国开行的监管条例的一位银监会官员向记者透露,条例的主要内容即是要明确国开行政策性银行的定位。“除了‘两基一支’(基础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西部和边远地区),允许其保留以前在做的商业性银行业务,但对规模和
范围要有所限制,不会放宽。”这位官员告诉记者,“银监会正在和国开行协商,但还有分歧。”

  分歧的焦点即在于国开行能否圆了以“大投行”为主体的混业经营之梦。国开行当前最热衷的重组南方证券方案,在“会商”之路上就是受阻于银监会。

  国开行重组南方证券的方案显然很在乎央行,其承接央行为南方证券提供的再贷款78亿元,但南方证券剩余的70亿~80亿元净负债多是商业银行贷款,这些负债会不了了之。这即是银监会对国开行方案质疑的理由。但专门负责监管政策性银行的银监会监管三部真正担心的是,若南方证券的投行业务和经纪业务划归国开行,而国开行成立新的证券公司,如果批准,等于批准了混业经营,这一举措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监管层将会措手不及。

  国开行当前的另一个打算是希望首家拿到资产证券化的牌照,其设计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案,操作程序大致是先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担任SPV(SPV是专为资产证券化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购买各类可做资产证券化的特殊资产),然后向其他商业银行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持有,尤其在买到商业银行的优质贷款而开发证券化品种时,不仅可以使国开行通过产品的利差得到稳定的收益,而且可以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投行,为各商业银行的信贷类资产提供服务,而不局限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

  但是,面对如此诱人、未开垦的“处女地”,各商业银行岂能拱手相让。中国银行总行零售业务部副总经理崔应富告诉记者:“国内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目前普遍低于0.5%,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而言,这实在是一笔难得的巨额优质资产。随着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扩大,这笔优质资产对银行整体资质的优化作用日趋明显。”同时,国开行没有储蓄网点,其所有的资金都来自于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为了增加国开行的资金流动性,以改变目前单一的资金渠道。其操作手法简言之就是将国开行已经发放的贷款以抵押债券的形式卖给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使其获取再次发放贷款的资金。监管层内部有种担心意见,目前国开行贷款投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项目建设,国家正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大规模清理,如果国开行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运作起来,其放大了的资金有可能还是投向这些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层在2003年8月以后,允许邮政储蓄将200亿元的邮政存款委托国开行代理进行资金运用,但据称监管层并不满意偏低的回报水平,这间接导致了监管层下决心单独成立邮政储蓄银行。

  国开行急于进军投行业务背后,是其对大金融的追求。此前,国开行公开表示希望建立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的双通道,为大行业、大项目、大企业提供融资策划、贷款、承销、担保、直接投资等综合金融服务,要将国开行建成“有政府信用的市场银行,以市场实现政府目标的政府银行”。

  尽管国开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有着天然的政策优势,但近年来,国开行已不满足靠筹集低利率资金支持国家基础项目的经营格局,因为一旦国家取消国开行的政策性优惠,那么势必影响到国开行的生存与发展。

  国开行的“大投行”之梦源于一份《国家开发银行关于组建国家开发金融有限公司的请示》,这份架构与中金公司接近的方案正式呈送到国务院后就被束之高阁。后来经国务院同意,国开行获得承销同国开行有信贷关系的企业债券资格,从此国开行开始部分从事投行业务。但企业债承销占国开行的业务比重和收入比重是很低的。同时,这也遭到了一些投行人士抱怨,券商在作为企业债券承销商时,是不允许再作担保的,而国开行却是“国家信用”。

  这些抱怨不得不使监管层警惕国开行在大踏步挺进投行时其头顶上“国家信用”的安危。因此,银监会上述那位官员告诉记者,国开行在北京、深圳实行对中小企业的商业性融资支持等商业银行业务,以及企业债承销等部分投行业务,由于获得了监管部门的允许,在将来的监管条例中可以放行,但将限制其投行业务及商业银行业务再迈大步。

 李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开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