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会计核算体制改革完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 ||||||||
记者姜业庆12月9日北京报道 记者今天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随着工行会计核算体制的全面改革完成,标志着该行集约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公司治理又有了新的进展。 改革后,该行将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从网点上收到了支行,基本会计核算单位从24000多个下降到4500多个,由此工商银行实现了会计核算主体与经营主体的分离,这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尚属首家。
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介绍说,该行的基本核算单位上收后,原“网点—支行—二级分行-省分行-总行”的会计核算体制将改变为“支行—二级分行—省分行-总行”的新体制,并且在同一个支行下,任何两个不同的网点之间的业务往来(包括外部客户的通存通兑、实时清算及银行内部转账)均可以在同一套账务体系内完成处理。在网点,业务处理正确的标志不再是传统的账平表对,而是通过柜员在营业终了将当天的业务处理单据与系统账务数据核对一致来进行确认。 据了解,以往与分支机构完全对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已经暴露出种种问题:过多的核算层次,造成会计数据的层层汇总,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决策有用性,也增大了上级行对全辖各类资金与各类业务在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的难度,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扁平化管理;将银行会计账务与网点相对应,把网点总账作为各类管理数据的主要来源,难以同时满足银行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的需求,无法适应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同时,核算单位层次过低,空置账户过多,浪费了大量计算机资源。 工行新闻发言人表示,通过改革,工行的基本核算单位减少了4倍多,全行总账数量与内部、表外账户数量减少了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