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09:10  金融时报

  记者 陶冶

  曾经被视作美国经济增长最大引擎的房地产业,在过去五年中不仅拉动了与建筑业相关的产业增长,更成为许多市场蓬勃兴旺的主要推动力,这其中就包括如滚雪球般逐年扩大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伴随房地产市场降温,有关抵押贷款风险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频频见诸报端。而在上周,这个此前仍处于潜在担忧层面的风险更是以英国汇丰控股突发盈利预警的形式第一次真正浮出水面。

  2月7日汇丰控股表示,该行在次级抵押贷款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超过预期,并宣布将为美国抵押贷款坏账拨备106亿美元,较市场预期高出20%。这一宣布导致汇丰控股股价8日下跌2.7%。与此同时,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专业机构新世纪金融也在7日晚间宣布将调整其2006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以修正与贷款回购损失相关的会计错误,并预计由早期坏账(earlypaymentde鄄

  faults)带来的损失可能会使公司2006年第四季度业绩出现亏损。消息发布次日,该公司股价快速下挫36%。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只是汇丰控股诸多业务中的一个方面,因此汇丰股价所受影响算不上惊天动地。然而,汇丰公告对于整个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来说却无异于平地惊雷,投资者似乎从中看到了不祥的信号,许多主营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股价在8日集体跳水。当天活跃于美国的七家次级抵押贷款发放机构的总市值缩水了37亿美元。

  糟糕的是,人们担心的远不只是几家抵押贷款发放机构的股价涨跌。近年来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使得这一市场日益庞大而复杂,以购买证券方式投资抵押贷款的市场参与者从数目到种类上都在急速上升。人们更担心,一小条裂缝有可能引发极具杀伤力的地震。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放贷机构之一富国银行首席执行官科瓦切维奇在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大家(包括美联储在内)谁都不清楚的就是现在这些抵押贷款证券究竟是什么人在持有。最好这种持有是非常分散的,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比之下,放贷机构本身的风险较为透明。通过抵押贷款证券化,放贷机构可以分散风险,从而有能力发放更多贷款,但是把抵押贷款证券化并不能彻底解除他们的风险。事实上,放贷机构发行抵押贷款证券的时候,合同中通常都包括这样一个条款,即如果借款人在最初的还款周期中就无法按时偿付,投资者可以迫使放贷机构回购这些证券。这样,一旦坏账率高企,大量回购抵押贷款证券将在瞬间之内增大放贷机构的财务负担。事实上,过去两个月中美国已经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次级贷款放贷机构因此而破产倒闭。而瑞士第一信贷上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12月份,2006年美国有四分之一的次级抵押贷款合同出现了至少8%的坏账率。

  应该说,造成今天美国抵押贷款市场风险积聚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追根溯源,新的市场参与者出于逐利目的而过分追求高风险贷款这一条最难逃干系。

  就在三年前,美国的抵押贷款市场还是由政府支持的房利美和房迪美这两家公司主宰。这两家公司将贷款打包成证券,承诺投资者能够获得本金和利率。然而,伴随这两大公司财务丑闻的爆发,其他投资者蜂拥而入这一市场,抢夺原本可能由这两大公司购得的贷款。其结果就是,房利美和房迪美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中的份额一泻千里,到去年底已经从2003年的70%降到了40%。

  在这两大公司扮演垄断性角色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制定明确的放贷标准,严格规定哪些类型的贷款可以发放。而现在,由于全球各地成千上万高风险偏好的对冲基金、养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的介入,原有的放贷标准在高额利率面前早已成为一纸空文,新的市场参与者不断鼓励放贷机构尝试各种各样的贷款类型。许多放贷机构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在做房屋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地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在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对高额回报的憧憬中时,风险也就悄无声息地膨胀起来。

  在房市高热的时候,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坏账率也始终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原因很简单,在借款人感到无力偿还贷款时,他完全可以通过出售房屋还清欠款,再凭借更宽松的条款获得新的贷款。然而,随着美国房价渐趋平抑,部分地区房价甚至开始下降,这种贷款立刻成为高危品种。一方面房子出手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卖房所得也未必能够帮助借款人还清贷款。其结果就是,还不起债的人多了,坏账率上升了。数据显示,去年11月,在美国被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的次级贷款中,有近13%的贷款逾期60天以上无法偿还,这一比例较上年同期上扬了8.1%。

  上述情形一旦发生恶化,则美国监管机构将面临巨大难题。毕竟,人们再不能奢望美联储在1998年紧急援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时所采取的大手笔了。在眼下这个高度分割的抵押贷款证券市场,没有哪个机构能把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集中起来,帮助“遇难”机构化险为夷。人们惟一能够期待的恐怕就是吸取教训,别再让错误重新上演。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