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加速“圈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 15:26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申兴 香港、深圳报道 频繁参加开业典礼成为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曾璟璇上任后的首要事务。1月5日,深圳福田支行开业;2月16日,北京燕莎支行开业。 尽管网点总数在国内外资银行中位居三甲,但按照渣打的计划,现有网点还远不能满
扩张之年 2005年和2006年都是渣打扩张年。 渣打的布阵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半年时间内在华连续开设广州、成都和苏州三家分行,并在今年春节前后又开设三家支行:上海虹桥支行、深圳福田支行和北京燕莎支行。 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戴维思认为:“我们在中国采取三方面的发展策略——自然增长、选择性策略投资和善用珠江三角洲的众多商机。” 近期,渣打银行大厦将落户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渣打银行预计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 选择性策略投资主要表现为参股国内银行。渣打银行已与天津第一家民营银行渤海银行达成入股协议,通过购买渤海银行19.99%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与光大银行的入股谈判同步进行,据悉渣打有意购入光大至少15%的股份。 珠三角的业务尤其为渣打倚重。渣打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通过业务扩展和并购,成为“大珠三角”的主要零售行。 而且,渣打还明显加快了在国内推出新产品的进程。日前,其电子旅行支票“easigo易世金”正式在国内上市。渣打中国区个人银行业务总裁叶杨诗明表示,近期还会很快就在国内推出中小企业按揭和财富管理方面的新产品,并将在年内建设一个优先理财的国内专门网站。 渣打中国区公司事务部总监黄书雅称,渣打的业务重点是在中国、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希望成为新兴市场的领先市场,而新兴市场会更注重本地化,目前渣打的中国个人银行业务本地雇员已经达到了95%以上。 香港经验 渣打经常被国内人士视为“香港味”浓的外资银行,香港市场对于渣打集团可谓重中之重。 2004年渣打年报显示,香港地区取得14.08亿港元收入净值,超过渣打全球收入的四分之一。 戴维思承认:“说到中国业务,不可不提香港。香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区枢纽,是开拓中国商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渣打中国及香港区个人银行业务总管陈珙君介绍说,在渣打内部,大部分创新都发祥于香港,然后向全球分行输出。 中国业务受其香港业务影响尤其明显。2005年,香港特首曾荫权之妹曾璟璇就任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很快香港人叶杨诗明也于2006年1月1日被委任为渣打中国区个人银行业务总裁。 为了能在 CEPA 政策下加快在内地的发展步伐,香港渣打银行于 2004 年在当地注册。渣打银行发言人强调,在港注册成立附属公司,是集团的中长远计划,也是集团扩展内地市场非常重要的一步。 目前,香港渣打银行已获批准成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内地 A 股市场,并成为在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之一。 不过,一家知名欧资金融机构香港雇员认为:“渣打在香港经营得非常成功,但能否成功移植经验到国内还有待考察。” 而渣打的中国历程可以被比喻成一场马拉松。 自从1858年在上海开设首家分行,近150年渣打未在中国间断营业,现在国内拥有10家分行、4家支行和4家代表处,其中7家分行可以提供包括人民币业务在内的全面商业银行服务。 “2006年对所有银行来说都是极富挑战的一年,因为按照WTO的规定,中国将在这一年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曾璟璇说,这也意味着渣打在中国的马拉松长跑迎来了最后的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