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银行业 > 正文
 

垂涎内地富豪 国际私人银行内地抢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 11:51 中国经营报

  作者:安胜 来源:中国经营报

  岁末的北京,干燥寒冷的狂风不时席卷。但京城此起彼伏的名流宴会上,国际私人银行代理争夺内地富豪的热情有增无减。

  杨身为国内某大型IT公司CEO,身价过亿。一次宴会中,他认识了某著名国际银行的内
地代理,小坐聚谈后,杨的巨额财富便与这家银行的私人银行机构“亲密接触”了。

  私人银行,一个起源于古老欧洲,主要为出征作战的欧洲贵族做资金托管服务的业务,经过百年发展,演变成一种复杂的高级私密金融理财方式。如今这种理财方式正在觥筹交错中,不动声色地挺进内地。

  青睐富豪

  2005年8月,美林集团《2005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现金以上资产的富豪已经超过30万人,未来还将会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

  哪里有富豪,哪里就会有私人银行家们神秘的身影。

  内地目前还没有开放私人银行业务,但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在一些核心城市排阵布点,寻找“奶酪”。这些外资金融机构包括三大阵营:一类是花旗、汇丰、荷兰、渣打银行等国际综合性银行;一类是以瑞银集团UBS等主业就是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另外还有美林、高盛等部分国际大投行——他们往往在帮助客户海外上市的同时,顺便为相关高管人员设计私人银行业务。

  没有投行直接接触大公司高管的便利,另两类外资金融机构也不甘人后。花旗、汇丰等通过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网点的贵宾

理财筛选更高端客户;瑞银等则一方面撒下铺天盖地的财富管理主题宣传;一方面扫雷般布阵各大城市名流社交场所。于是,本文开始的那一幕场景便在不动声色中四处上演。

  出境理财

  高诚财富,一家在香港和瑞士设有分公司的私人银行机构,瑞士信贷银行的战略合作伙伴,其香港地区董事总经理吕璧慧告诉记者,她现在每月都会多次往返香港、北京和上海之间,“因为不少客户都在内地,需要密切接触经常拜访。”吕的客户除了内地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高管,还有不少中小企业主。

  花旗银行一位理财经理向记者详解了私人银行内地业务拓展的具体过程:首先内地富豪要开一个境外账户,私人银行通常会用公司名义帮助客户在香港开户,这样资金审查尺度相对宽松一些。国内中小企业主们通常公私财产不分,更方便以公司名义开户。

  开设账户后,因为资金往来内地和香港之间需要借各种业务名义划拨,比较麻烦,一些银行即通过自己境内外分支机构合作解决问题:客户将资金存进内地分行,内地分行书面或电话通知香港分行,然后由香港分行将资金汇入客户的香港账户。这样,客户资金实际并未出境,也达到了出境理财的目的,避免监管风险。

  客户资金出境以后,私人银行机构便会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收益预期等为不同客户设计投资

理财产品组合,包括债券、黄金、外汇、期货、
股票
及艺术品投资等都可能在其组合之列,而所投市场则可能是全球范围。

  “我们的职责不是让客户变得更富有,而是让客户富有之后保住‘江山’。”瑞士友邦银行上海首席代表袁光铭一语切中内地老板的心中隐忧。而这家前不久获得银监会批准,首家进入上海市场的私人银行,昭示着私人银行机构此前激烈地内地抢客即将浮出水面,战事升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