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惠芬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在当今,人们更是绞尽脑汁,怎么方便怎么来,以跟上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可是前几天,记者为了取一笔存款,竟然用去了4个小时,真让人大跌眼镜。
3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团结湖附近的建设银行,办理取款业务。这里面积比较小,储蓄所里面拥拥挤挤的站满了人。因为没有取号机,记者随机站在了一条“长龙”的末尾。在等待的过程中,记者感觉到,这条“长龙”半天也不挪动。是不是站错队了?环顾旁边那队,也没有挪动的迹象。半个小时过去了,记者也没有前进多少。这时,进来的人越来越多,“长龙”也是越来越长,人群中开始出现了抱怨声。记者仔细观察,四个窗口里面坐着营业员,但只有两个窗口办理业务。营业员们各个都“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全然感觉不到外面顾客的不满和愤怒。又是半个小时,终于轮到记者了。
“我想把存折上的钱都取走。”
“你这是大额存款,预约了吗?”
“没有。”
“没有预约,最多只能取5万。”
“我是临时急用,所以顾不上预约,能不能通融一下?”
“不行。”
“不能都取走,稍微多取点儿,行吗?”
“钱是有,但你没有预约,是不能取给你的。”
无奈之下,记者只好先取了5万元。营业员告诉记者,如果急等用钱,可以到朝阳支行去办理。
走出银行,记者开车直奔位于蓝岛西区的建设银行朝阳支行。1345分走进营业大厅,赶忙到取号机前按键取号,号单上显示的号码是387号,并且提示前面有91位顾客。看罢,记者心里真的是一哆嗦,这要等到什么时候?转念一想,这里窗口多,也许不会太慢。33—37号窗口都在办理业务,记者坐在沙发上翘首期盼着。令人失望的是,这里也快不到哪儿去。1425分,35号窗口挂出了“斩停营业”的牌子。1445分,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了,电脑刚刚叫到346号,这还不包括其中有10余个号码是没人应的。坐在沙发上的人们已然失去了耐心,纷纷站起来,有的在窗口前转来转去;有的在向柜台外的营业员问个究竟;有些人的言辞已经开始激烈起来……1500时,35号窗口恢复了营业,未及人们高兴,36号窗口又挂出了“斩停营业”的牌子。这期间不断有人从沙发上站起,将手里的号单扔到垃圾桶里,离开了营业大厅。1547分,终于叫到了387号,记者快步走到窗口,1557分,记者取出了剩余的存款,耗时2小时12分。
取完钱,记者忍不住问了一位柜台外的营业员:“你们这里经常是这样吗,办一笔业务需要等两个多小时?”营业员指了指坐在一个大桌子前的人说:“你去问她,她是大堂经理。”原来还有大堂经理在。来到大堂经理面前,问:“我取钱用了两个多小时,是经常的,还是偶然的?”“是吗?偶然的,肯定是偶然的。今天是星期一,又是住房贷款的放款日,所以人就特别多。”出于职业习惯,本来还想问问,明明知道人会很多,为何不想办法多开几个窗口,或者督促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想想一个坐在大堂中的大堂经理,对身边发生的事竟然浑然不知,无动于衷,还怎么能指望她设身处地的去为消费者考虑呢。
记者回来后仔细计算了一下,为了取这笔钱,中午1210分离家,下午1615分才回到家中,整整用去了4小时零5分,扣除路上所需时间,用在银行里的时间为3小时25分。
想起了一件不相干的事:记者的一位同事先后买了两套房子,一套房子的贷款是农业银行,另一套就是建设银行。每个月的15、16日,同事的手机都会收到农业银行发来的信息,告之这个月的应还款数额,提醒他及时还贷;20日后,农业银行还会发来信息,告之这个月还款成功,贷款余额还剩多少。真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建设银行那边则一直是“默默无语”。《市场报》 (2005年03月15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