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银行 > VISA封堵银联境外通道 > 正文
理财一周报记者/初六
资产总额9242203589元,净利润425017566元。这是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2009年度的成绩单。
这个特殊的金融机构,在与VISA的硝烟中,在银行卡收费的舆论漩涡中,浮出水面:富豪云集,高速扩张,却内忧外困。
闪电创立
万建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学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货币银行学硕士,1997年在美国南加州职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公开资料显示,万建华于1985年至1992年期间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任职;1993年3月起担任招商银行总行副行长;1997年3月任该行常务副行长,在招商银行期间主持创建并兼任国通证券公司(现招商证券)董事长、长城证券公司董事长、香港江南财务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
2001年5月,万建华受命担任银联筹备组组长。
“为了推进联网工作,加快金卡工程建设,应对加入WTO之后银行卡业务的国际竞争,经人民银行牵头组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卡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国家邮政局等85家单位拟在原18个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的基础上发起设立银联。”2002年2月23日,银联筹备组在《关于设立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报告》中称。
2001年6月,银联筹备组成立。
筹备组成立后,起草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方案》,在银行内部对该方案形成一致意见后,2001年8月初由人民银行将筹建情况向国务院作了书面汇报,经国务院领导查阅后又向计委、财政部、工商总局、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法制办等相关部委征求意见,获得支持。
2001年8月底,国务院责成国家计委研告,计委再次就银联设立方案向各商业银行、各部委作了全面调查,并向国务院领导提交了调研报告,基本肯定了设立方案的原则和约定,“国务院领导对该报告也已圈阅认可”。
2001年11月下旬,筹备组向人民银行提交了银联筹建申请和筹建可行性报告。
2001年12月14日,人民银行批准该申请,并明确银联的性质为“提供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及专业化服务的股份制金融机构”。
2002年3月7日,银联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在北京华融大厦会议室召开,80名股东代表出席,选举万建华、刘永春、柴洪峰、马腾、朱卫国、周天均、辛树森、黄祖林、陈耀明、李浩、陈辛、姚定一、李财林、李子卿、祝幼一为董事。
2002年3月12日,银联取得开业批复,银联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郭守敬路498号开业。
万建华出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刘永春、柴洪峰、李凌任执行副总裁。陈显明任财务总监。2004年,刘廷焕出任董事长。
股东之变
银联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650808688元;单一股东持有股份额不得超过10%。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出资9000万元。
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资8000万元。
国家邮政局、中信实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分别出资7000万元。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6000万元。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分别出资5000万。
各地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出资不等。
除了各大银行,其股东还包括:上海金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商业集团公司、宁波成功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天大酒店有限公司、中国抽纱山东进出口公司、青岛市石油总公司、青岛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横店东方贸易大厦有限公司、青岛黄海饭店、青岛国货有限公司、江苏电信公司。
其中,上海金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8日,注册资本3300万元。工商资料显示,其法人代表为陶勤海。经营范围为:投资与资产委托投资管理、投资管理及咨询服务、商业信息咨询、企业改制策划、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理财顾问(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
2006年11月10日,银联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决定,向原发起股东和加入银联网络的新成员机构非公开发行股份,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2.5元。
2007年4月13日,银联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决定,向境内非公开发行股份,面值为每股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6元。
银联内部文件显示,银联第一阶段向32家原发起股东、46家加入银联网络的新成员机构发行股份,增加注册资本728065692元;第二阶段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发行508000000股。变更后注册资本为2886874380元。
国有商业银行人士当时评价称,银联迅速在亚太及欧洲地区铺设网络,并伴随系统升级,“虽然已经实现盈利,但是资金依然吃紧。”
机构入股
理财一周报获得的资料显示,23家境内机构投资者出资情况如下: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会实际缴纳新增出资额5.1亿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资3亿元。
信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出资2.1亿元。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希格玛有限公司、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义格投资有限公司、深圳盈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裕福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瑞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贝豪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震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开拓投资有限公司、巴菲特投资有限公司、华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深圳市盈信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出资6000万元。
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800万元。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戴志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1987年进入中信实业银行总行,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
与戴志康共进的还有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日期为1997年12月12日,法定代表人郑海若,注册资本2亿元。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东土城路14号1号楼2302室。
北京裕福投资有限公司属于裕福集团,董事长为郑俊豪。
曹大宽先生,现任北京瑞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任中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副教授,师从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先后担任海南汇通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财务部经理、副总会计师,长城证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裁。
深圳市震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葛庭彻。
上海开拓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23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住所为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780号820室。法人代表王育莲系云峰基金主席虞锋之母。
据2008年公开信息,巴菲特投资公司系温州市投资协会的理事单位,主营资产管理、企业购并重组、房地产开发经营及证券市场等业务,注册资本3亿元,自有资金1.2亿元。公司依托中国蜘蛛王集团、中国报喜鸟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自成立以来,业务经营已经辐射到上海、杭州、长沙、深圳及成都等地,行业跨展金融及实业投资。巴菲特投资有限公司现已为交通银行股东,并持有太保集团、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股份。
深圳市盈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投资控股型企业, 成立于2003年4月3日。2006年1月成为深圳市商业联合会创会副会长单位。
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入股时,实际控制人为魏东。魏东于2008年4月29日辞世。经魏东先生第一顺序继承人协议约定由魏东先生的配偶陈金霞女士继承魏东先生所持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权资产。因此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陈金霞女士。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16日缴存出资款项。
据悉,股东名单还包括17家境外股东: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花旗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大新银行有限公司、恒生银行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永亨银行有限公司、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永隆银行有限公司、富邦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创兴银行有限公司、AEON信贷(亚洲)有限公司、永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商业银行、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
经过几轮增资扩股,银联的股东从最初的85家增长为152家。截至2009年6月22日,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共有152家股东,所占股份超过2%的股东为17家,没有一家股东占股比例超过5%。
垄断与高速扩张
银联的经营宗旨显示其承担的重大责任:建立和运营统一、高效、安全的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保障银行卡跨行通用以及业务的联合发展,提供与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相关的专业化服务,改善用卡环境,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
根据银联公司章程,其经营范围为:(一)建设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二)提供先进的电子化支付技术和与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三)开展银行卡技术创新;(四)管理和经营“银联”标志;(五)制定银行卡跨行交易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协调和仲裁银行间跨行交易业务纠纷;(六)组织行业培训、业务研讨和开展国际交流,从事相关研究咨询服务;(七)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相关服务业务。
第一与第五项经营项目显示,银联具有垄断性色彩。8年之间,银联高速扩张。
“截至2009年年底,境内联网商户达157万户,联网POS机达241万台,联网ATM机21.5万台,分别是银联成立前2001年的10.5倍、10.5倍和5.7倍,一个规模化的银行卡受理网络在我国已经形成。随着联网通用的不断深化和国内银行卡受理环境的不断改善,银行卡交易额呈现快速递进增长。2009年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达到7.7万亿元,是银联成立前2001年的83.7倍。银行卡渗透率由2001年的2.7%上升到2009年的32%。”银联官方资料显示。
2002年末,银联总资产为17.05亿元,净资产15.97亿元,净利润为亏损3766万元。2003年末,银联扭亏为盈,净利润就达到了2606万元。
《证券市场周刊》报道称,截至目前,银联已经实现了连续7年盈利,净利润从-3766万元到7.09亿元;总资产从17.05亿元到127.68亿元,8年不到的时间增长超过6倍。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2009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银联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一项就达83.47亿元,而当年取得的利息收入超过了1.62亿元。”报道说。
该报道注意到,“巨额现金的背后是银联净资产收益率过低的问题”。
2009年银联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7.67%,而2008年和2007年此项数据分别是7.90%和13.25%,近3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与上市银行2009年19.36%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形见绌。
报道分析认为,投资海外是必然的战略,但见效太慢。
打破旧格局
根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银联下辖8家子公司,分别是上海银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海南银联网络有限公司、上海卡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上海《金卡生活》杂志社有限公司、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China Unionpay(USA)LLC,还有3家联营公司和9家长期股权投资公司。
银联构造了一个立体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但是,挑战者来了。
2007年8月,创始人万建华调任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副董事长。万建华在国家有关金融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创建了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及中国万向集团等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一家金融外包与综合支付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3.6亿元。其中,中国万向集团也是银联的股东。
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银联与VISA的矛盾终于演变成举世关注的商战。同时,银联与各商业银行的分利冲突也开始暴露。
8月16日,银联官方网站披露,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苏宁已接替刘廷焕,就任银联董事长。同时,银联官方网站的“领导团队”信息显示,苏宁任银联董事长,许罗德任银联副董事长兼总裁。
银联国际化困局
理财一周报记者/初六
“这(银联和VISA之间的纠纷)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 VISA亚太区顾问委员会成员、某外资银行一位高管近日在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调侃,成为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与银行卡组织利润拉锯战的最佳注释。
VISA国际组织曾在今年5月份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8月1日起,在境外受理带VISA标志的双币信用卡时,必须走VISA清算通道,否则将重罚收单银行,曾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国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给记者的反馈是:一切运作如常,境外刷双币卡依然可以走银联网络。
民族旗帜
2001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明确中国银联的性质为“提供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及专业化服务的股份制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同意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东亚银行以其原来对有关城市银行卡中心的投资折合为中国银联相应股份,同意VISA信用卡国际组织等外资机构以现金出资参与发起设立中国银联。
2002年3月,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高喊着“打造民族银行卡品牌”,2007年年底,中国银联完成第一次定向增发,次年8月随即又启动了第二轮增资扩股,老股东追加投资、国寿等非银行机构加入,银联成功募资60亿元。
对于这两番增资,银联方面当时称“目的在于补充资本金,并借此拓展相关业务”,包括升级交易清算系统、铺设国际支付网络和品牌营销,以及与VISA、万事达等信用卡巨头在国际市场上展开角逐。
从银联相关人士后来在媒体的一些公开表态和银联的业务拓展,我们大致可以看到,所谓的“相关业务”帮助银联开始一步步“应对国际化挑战”。除了在国内取得人民币清算网络的独家运营权利,银联还打出“境外刷银联更省钱”的口号。
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于2010年6月在陆家嘴论坛上曾公开表示:“银联首先把国际化突破口定位为港澳,其次拓展到亚太市场,然后是欧美,最终走向全球。始终把中国居民的境外旅游目的地作为开拓的重要市场,和旅游部门结合起来,和旅游目的国家商量解决中国人的支付问题。”
记者注意到,“境外旅游”成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词。而最初在港澳地区把商户和网点顺利铺开,这确实也给银联的国际化之路起了一个很好的头。
但与此同时,“老对手”VISA却在这一决策上犯了一个重要错误。
业内资深银行卡研究人士聂俊峰8月20日在采访中难掩遗憾地告诉记者,正是这样一个历史事实给VISA造成了难以逆转的劣势,“过去这些年,中国人的境外旅游主要集中于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但是1993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VISA这些年来主要都是在大力发展美元/人民币的双币卡,这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策略失当。试想,如果当时做大的是港币/人民币的双币卡的话,则在这些市场上的份额未必会输给银联。可以预想,双方今天的竞争可能会更精彩。”
时至今日,银联早已把在港澳地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市场了——通过提高海外商户和收单银行的手续费分成,银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合作商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海外网络。
银联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联卡现在在90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受理,有13个国家和地区在发行当地货币的银联卡。银联卡在境外的持卡人已经有700多万。
另一方面,通过国内的银行、旅行社、媒体等途径,银联也把海外网络的编织成就“通报”给了国内的持卡人和广大消费者,就这样,“出国刷银联更便宜”的意识便牢牢扎根于许多出境游客的脑海里。
中国银联一位内部人士在说到这块业务时难掩自豪之情:“境外刷银联确实是最便宜的,用任何一家的手续费拿来和我们一比较就知道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消费额需要通过美元转换和结算、并要加收1%~2%货币转换费的VISA卡,其境外的刷卡成本确实高于银联卡。
奥运转折点
VISA显然并不甘心。借着2008中国奥运年,VISA以“北京奥运会唯一支付服务赞助商”的身份高调复出,宣传广告遍及各大媒体。按照规定,银联标准卡被拒之奥运现场的门外。
但事后看来,收效似乎甚微。对此,聂俊峰认为在情理之中,“其实,无论是什么行业,一个跨国公司从总部的决策到中国的属地执行,往往存在战略和策略的失当。VISA虽然知道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机会,但是它选择了把市场营销做成一种单独的品牌广告活动。形象宣传和客户服务这两方面没能做成很好的整合营销传播,是VISA比较失败的地方。”
然而,之所以没能做成良好的整合营销,更重要的阻碍来自于国内的奥运银行卡和奥运金融支付环境的骤然变坏——出乎意料地,银联依靠强势垄断,通知各银行暂停VISA双币卡的发行。
由此也引发了一场闹剧:自北京奥运会标志公布以来,除了中国银行之外,其他股份制银行——包括招行、民生、中信、光大、浦发等银行的奥运银行卡都被迫采取“1+1”模式发行,即一张银联卡加一张奥运概念卡的模式。这些带着北京奥运会徽和VISA标志的所谓“奥运概念卡”因为无法在国内联网使用,受到“国际通行,国内不行”的嘲讽。
聂俊峰表示,抛开银行间竞争不谈,银联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举动对奥运银行卡市场的开拓造成了不利影响,也损害了广大持卡人的利益。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在彼时就曾指出,围绕奥运银行卡的利益杯葛只是银联公司治理缺失、企业愿景匮乏及谋求绝对垄断的一个侧面例证。
就在国内媒体还在争论银联将如何在海外结算通道上争夺份额时,一些嗅觉灵敏的海外媒体早已看到银联进一步扩张的野心。2009年路透社发文指出,“沿着中国人的出境路线图铺网”只是银联的第一步战略,而“让海外人士用银联卡”成为中国银联的第二步战略。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0个国家地区的近50家成员机构发行银联卡,其中包括三井住友卡公司、新加坡大华银行及韩国的11大银行等。
今年以来,银联更是在中国大陆之外频频试验着这“第二步战略”——2010年3月下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联在德国举行欧元信用卡发行仪式,这是中资机构首次在欧洲发行欧元信用卡;2010年7月1日,中国银联和台湾财金资讯共同宣布,首次开通中国台湾ATM机的银联卡受理业务,即银联卡实现在台湾ATM机的取现、查询余额服务。
垄断之辩
身处风口浪尖的VISA方面不愿多做正面回应。上述VISA亚太区顾问委员会成员告诉理财一周报记者:“其实银行卡业确实在经历一个非常大的转型,现在正在从传统的塑料卡转型到更加数字型的行业,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调整,当然VISA和银联都想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因为这个市场还是新的市场,还未形成很成熟的业务,所以大家有各自投资的计划和投资重点。”
该人士也婉转地表示,VISA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发卡组织,肯定希望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VISA和银联之间一直断断续续产生过许多纠纷。
但是,VISA大中华区总经理张楷淳对媒体的公开表态,或许更准确地表达了VISA的遗憾与不满:“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双币卡的存在。” 无奈的是,在中国借记卡市场被银联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只有信用卡还给境外发卡组织留了一条口子,而境外发卡组织目前若想在中国境内发行自己的信用卡,建立支持这类信用卡网络和处理银行间POS交易,必须采取与中国合作伙伴联合品牌的形式。换言之,通过双币信用卡的策略,仍是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的主要途径。
关于5月以来上演的这出“封杀戏码”,聂俊峰透露,所谓8月1日的“最后期限”实际上是媒体的以讹传讹:“我曾向一些银行的内部人士求证过这件事,发函给收单会员确有其事,但并没有所谓的时限。”
而事实上,早在2009年下半年,聂俊峰已经发现在境外结算时有些商户已经不允许走银联结算通道了。他以亲身经历告诉记者,“我在去年10月份在新加坡使用VISA双币卡时发现,有的商户可以刷银联,而有的商户不行。”他表示,这里面牵扯的原因比较复杂,与银行卡组织和商户之间的合作模式有关,并不是外界所说的VISA‘一怒之下垄断海外银行卡支付市场’。”
“VISA停止其双币卡的银联海外交易通道,这件事已经在做,而且会继续做。但是这类海外的银行卡组织有一定的特性,比如它们不能直接控制商户的收单POS机和收银员,而是通过收单会员(比如收单的银行和一些机构)来进行管理。它们不像中国的银联,在境内只此一家,数据集中是为了方便行政控制。国外的银行卡组织没办法一刀切,管控能力可能相对比较松散。”聂俊峰表示。
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和学者都在采访中提到了双方之间“不对等”的竞争关系——因为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银联和国际卡组织相比要大占上风。
受访的业内人士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问题的根源——银联依靠的是国家的行政垄断,但却都表示不愿多谈这样一个无解的问题。2008年7月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很清晰地解释了“行政垄断”的形成始末。“设立银联的政策初衷是继承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金卡工程’的使命,推动国内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和跨行交易。然而由于银联成立之初的政策使命、创始人强势及股权分散等原因,银联股东大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亦缺乏有力约束和制衡;银联迄今未设立效力明晰的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
如何收场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向记者解释了试图对立可能给双方造成的伤害:“如果VISA真的终止与银联合作的话,那么它在中国境内的利益将受到彻底冲击,造成在中国无合作无业务的状态。而对银联而言,即使终止和VISA的合作,它还可以和别的运营商合作或是开通自己独立的清算渠道,只是业务量减缩、成本上升使得其短期内会处于困境。”显然,两者受创程度差异很大。
聂俊峰更是直接指出:“VISA没本事‘封杀’银联。”他将VISA的举措解释为“弱者”的冲动,是对银联垄断的反击。货币兑换费造成的价格劣势和策略失当等因素已导致VISA等国际卡组织在香港、澳门等地败于银联,更为重要的是,双币卡在国内能否交易、新卡能否发行均在银联控制范围。“实际上,如果VISA想在海外和银联大刀阔斧地竞争,它可以有很多措施,首先应该从取消或者减免VISA双币卡在境外的国际服务费做起,进而促使国内银行免掉货币兑换费,才能有一个价格优势。”他表示。
“如果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说,最好是双方能够协商以得到利益双赢的结果,若是试图对立,则会造成两败俱伤。在VISA方面,其实它已做了妥协,并没有真的采取强硬做法,这是它提升自己地位的方式,所以主要还看银联的态度。”奚君羊表示,虽然,仅有VISA采取行动,影响的确有限,然而一旦国际卡组织或明或暗地群起而效仿,对银联的冲击则会比较大。
(本报见习记者周子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
|
|